特评 | “宠粉”送礼、贷款投资、“杀猪盘”……愈发猖獗的网络黑产怎么治?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2020-12-22 23:31
摘要

网络黑产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非正当途径和非正当手段而获得的产业或经济等方面的利益

前段时间,“假靳东”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在短视频平台上,“假靳东”的嘘寒问暖,让现实生活中被忽视情感需求的中老年人沦陷其中,甘愿“被带货”、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心酸故事的背后,是一场亟须重视的网络黑产攻防战。

网络黑产是指在互联网上通过非正当途径和非正当手段而获得的产业或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近年来,网络黑产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上游负责收集提供各种网络黑产资源、中游负责开发定制大量黑产工具、下游负责将黑产活动“成果”进行交易变现的网络黑色产业链。有中小学生在QQ群和微信群根据“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提示操作后被盗刷父母银行卡,也有网友刷短视频时按照主播指引点击赌博网站后充值被骗个“倾家荡产”,类似网络黑产套路还有很多,“宠粉”送礼、贷款投资、假冒客服、点赞刷单、“杀猪盘”、仿冒名人账号等等使不同年龄层的不少网友相继“掉坑”。

网络黑色产业为何如此猖獗?不怪受骗网友太傻太天真,而是网络黑产犯罪愈发隐匿而复杂了。从近年曝光的犯罪事件来看,网络黑产早已摆脱早期网络诈骗的简单模式,而呈现出模块化、组织化、团队化操作的趋势,具有长链条协作、跨平台犯案的新特点。而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网络黑产提供了极大便利,一方面新应用的服务升级不断聚集着可用于进行诈骗的目标人群,为诈骗手法的不断翻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迭代发展也使得犯罪行为更加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11月27日发布的《网络黑产协同治理研究报告》就指出,网络黑产违法犯罪活动的实施,不仅有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多团队线上线下操作的行为特征,而且还呈现出多犯罪团伙在形成初步共犯合意之后为谋求共同利益而相互勾连,从而形成更大的黑产共同体、黑产利益共同体的现象。以上种种,都给网络黑产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网络黑产治理要“顶硬上”。首要的是,不断完善网络黑产法治体系。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国家监管体系还需完善,如对于流量欺诈等一些网络黑灰产行为还没有直接对应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黑产更新较快、链条协作等新特点、新挑战,要不断完善网络黑产法治体系,不断出台有针对性的修正案,推动互联网平台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并进一步细化执法规则、强化执法力度,从立法、执法、守法等多环节发力,为打击网络黑产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平台自身发展,还是肩负的社会责任来看,企业都是治理黑产最重要的力量。尤其是有着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在下大力气提升自身网络安全等级的基础上,要以开放的态度相互联合协作,打造黑产防治共同体,通过共享基础资源信息、建立联合响应机制、开展联合行动等,共同提升行业黑产风险防控和处置的能力。

打击网络黑产也需要全社会合力参与。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交易诈骗举报量最大,“杀猪盘”骗钱最多,而增长最多的诈骗类型则是返利诈骗。这也提示我们,在信息不对称之余,很多时候网络黑产犯罪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疏忽大意、贪小便宜、不懂法律等等。因此,社会公众也要提高警惕,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只有每个主体都积极参与打击网络黑产,实现全生态治理,才能实现治理效果最大化。

编辑 关越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