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品质!东莞滨海湾新区多个项目即将完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0-12-22 20:34
摘要

在广深沿江高速“滨海湾—长安”互通立交出口处,一块“滨海湾欢迎您”的景观石矗立路边,这就是2017年10月正式揭牌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它由威远岛板块、沙角半岛板块和交椅湾板块组成,规划面积84.1平方公里。

在广深沿江高速“滨海湾—长安”互通立交出口处,一块“滨海湾欢迎您”的景观石矗立路边,这就是2017年10月正式揭牌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它由威远岛板块、沙角半岛板块和交椅湾板块组成,规划面积84.1平方公里。

冬日的暖阳,轻轻洒落在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各个角落。

不管是在滨海湾大桥,还是在五纵一横道路上,或是在滨海驿站、东宝公园、青年之家、湾区1号二期、正中科学园等产业项目工地上,到处都是紧锣密鼓施工进行中的景象,都是新区新一轮建设高潮的生动写照。一个到处都在大建设的新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已深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五纵一横”道路贯穿整个新区交椅湾板块

汽车行驶在滨海湾新区双向10车道宽阔的兴海路上,记者看到,笔直的大路已全线贯通,两旁已种植部分绿化树木及花草。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兴海路是新区“五纵一横”道路中的一条,于2018年开工,今年11月22日完成现场施工任务。

据介绍,为加快滨海新区的建设步伐,完善新区路网建设,滨海湾新区按照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十年见新城”建设目标,积极谋划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交椅湾板块“五纵两横一桥一公园”(包括:振海路、兴海路、中海路、华海路、东海路、滨海湾大道、东湾大道、滨海湾大桥、东宝公园)道路全长约19.5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滨海湾开展“百日攻坚见成效  抢抓机遇开新局”系列活动,其中冲刺年底完工的“五纵一横”道路全长约15公里,总投资约20.7亿元,计划于2020年12月28日完工。

“五纵一横”道路建设的完成,实现了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市政道路从无到有的转变,项目的建成完善了沿线用地的市政配套设施,同时也为OPPO、正中、欧菲、紫光等企业进驻以及其他周边地块开发提供便利。

滨海湾新区在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以高标准规划智慧城市未来,实现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建设,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在城市道路建成之际,以智慧灯杆为载体,打造“一杆、一网、一平台”滨海湾智慧道路管理平台。

在滨海湾新区,记者发现,这里新修建的道路少了许多摄像头,而路边智慧灯杆上,却集合了单灯控制器、高清枪、高清球、人脸枪、环境监测等等灯杆挂载设备。

滨海湾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东莞市第一批智慧灯杆,目前在兴海路、迎宾路试点。“其实,智慧灯杆只是一个依托,目的是把滨海湾所有的道路建成智慧道路,所以,我们打造了一个智慧道路管理平台,这是滨海湾新区在打造智慧城市的第一步。我们先把道路数字化了。数字化体现在哪里?第一,就是地下的通信管道全部都高标准建设,把它标准化了,灯杆上所有的通信都联通到地下面,上面要挂摄像头、传感器或是信息化设施的时候,直接安装在灯杆上的滑槽里就可以了。以后我们会发现,道路上只有一种杆,不会像现在其他道路上有各种视频杆、监控杆、路牌杆等等。我们原来计划是建440多条杆的,现在合杆之后变成了140多条杆,减杆率达到的67%,建设成本降低了40%。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把道路上的所有设施都编好号,就比如一条斑马线,未来我们都会定好坐标编好号,道路上的所有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照明设施,都会做好道路基础设施的管理。我们提出了建设、管理、运营、养护一体化的模式,未来市政设施的管理都是统一的。比如说要挂一个摄像头,它不仅是公安用,交通、交警也在用,所以,道路上增加或减少一个设施,都要进行统一管理。智慧灯杆多杆合一,集多类智能设施于一体,打破信息传输孤岛,实现全道路元素的全息感知。”该负责人说。

在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巨大的滨海湾大桥主塔承台基坑里安装钢梁,大桥整体路网框架已基本成型,目前已进入主桥施工建设阶段。

据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海湾大桥处于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内湾以及滨海景观长廊的重要节点位置,上跨磨碟河入海口,是联系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和沙角半岛板块的重要通道。滨海湾大桥是新区目前规划建设跨度最大、国内桥面最宽的桥梁,将作为地标性建筑进行高规格打造。项目工程投资预算9.5亿元,桥面宽60米,主线双向八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计划2022年上半年建成。主塔采用独柱塔,造型为东莞市花—玉兰花,总高149.8m,桥面以上高130m。整个塔柱沿高度方向呈中间小两头大的“细腰”形艺术效果,塔腰处宽度为8m,塔身材料为钢壳混凝土,壁厚1m。钢塔外形采用了高次幂级数来拟合玉兰塔纵、横剖面的轮廓图。

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大桥建筑工地,另一侧海边滩涂却是白鹭等海鸟静静觅食的景像。一动一静,勾勒出一幅优美的鲜活水墨画。在滨海湾新区的发展蓝图中,生态建设勾勒出的高品质城市画卷,正在舒展开来。

新区已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在位于东莞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的正中科学园,项目负责人刘广建告诉记者,正中科学园由东莞正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83亿元,是基于“服务科创、服务人才”的发展运营理念开展设计建造的,将被打造成为智能时代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创新园区,项目主要建设集前沿科技创新、科创服务赋能、高端人才汇集、国际交流合作为一体的世界级智慧科创社区。项目全部建成后,吸引约万名高端顶尖科技人才入驻,有力支撑公司更好地实施人才战略,吸引更多高端科技人才加入。

项目2020年度投资计划2亿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43195万元;预计于2022年10月首期(约90亩)投产,项目整体预计2025年达产,达产后预估年产值约176.97亿元,年纳税约14.36亿元。

滨海湾被赋予厚望,也承担重任。据了解,滨海湾新区自挂牌以来,紧紧围绕东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瞄准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1+2+1”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资源导向、目标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及时谋划布局和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龙头企业落地。截至目前,新区已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其中,OPPO智能制造中心、紫光芯云产业城、欧菲光电影像产业、正中科学园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已于去年实现动工建设;另外,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项目为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12月底实现动工。

坐落于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核心黄金区“湾区1号”项目,是新区第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东莞市首个使用土地1.5级开发模式的建筑项目,定位为高端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约178亩,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8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企业服务中心,已经于去年8月15日建成,目前已有清华紫光、德思勤、天安中国、华润置地等一批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办公;二期产业服务中心,包括产业中心、观光塔、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功能区,建筑面积约6万㎡。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区城市形象的新地标。

站在二期工程青创广场,可以看到,三栋产业服务中心楼、商业中心、公寓酒店已完成主体结构及建筑外立面施工,施工人员正在开展公共部位装修施工;观光塔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开展建筑外立面施工和公共部位装修施工。

记者了解到,项目二期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9月底完成各建筑的主体建设。作为产业服务中心,重点实现滨海湾新区的产业及公共生活服务配套需求,这里将成为新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其中,观光塔设计是采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理念,塔身参照“海湾星贝”流线型设计,呼应二期产业中心建筑造型,塔顶采用半圆球设计象征海上珍珠,寓意滨海湾新区将打造成璀璨的“湾区明珠”。

编辑 董雯静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