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作品《荷花》
郑凯作品《抽象敦煌二十五》
一场精彩的展览绽放鹏城。“无问东西”特展正在立梵艺术馆展出。著名艺术家郑凯的作品也在此次特展中亮相,让观众得以一窥他的艺术造诣和艺术追求。
郑凯于1942年生于香港,居住美国/中国。先后师从艺术大师丁衍庸、冯康侯、郭炘良学习绘画,中国现代设计启蒙者之一。1998年获美国旧金山政府艺术贡献奖,200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年度“世界十大杰出华人奖”。1978年,郑凯把现代工业设计课程带入中国,现代设计的理念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培育了国内第一批现代设计人才,在中国大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翻开郑凯的艺术履历,就会发现他的艺术人生非常有趣。他早年在香港接受的是前苏联古典主义的教育模式,画的尽是石膏像等,写实得可比拟照片。可当他看到凡·高等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后,突然笔锋一转,投向了抽象派。后来他又研究“易经”,在作品中运用泼墨、积墨等中国画技法,仍然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体现出中国艺术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即“所谓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意象”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通过笔墨色、章法等形式语言塑造“意象”,通过“意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国画一切元素与关系的中心。
郑凯的艺术风格鲜明,传统美学的灵魂一直贯穿其中,形成峥嵘气象。他的作品指向“意象”,这意象的“活水”来自他身上厚重的传统功底。譬如他的《月影》《荷花》以及讲述敦煌故事的《抽象敦煌》系列都可见他对传统的精妙理解。可以说,他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意象体系,吸人睛、动人情、撼人心的同时又引人思,呈现出中国艺术独至的意境。
此次,郑凯用“手下留情”的最新创作技法,为观众带来三十幅最新作品。这些他精心绘制的作品,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道大门,让我们回望民族的文化长河。古老的彩陶、斑驳的青铜器、晋唐人的字迹和墨痕、深藏在敦煌洞穴中的石窟佛像、塞外的落日,让我们感受到依旧灿烂夺目的彩绘壁画……
东西方艺术如同长江黄河,波澜壮阔,拥有丰富强大的生命力。艺术家通过自身的绘画语言,将世间万物的美,转化成艺术的美。郑凯创造性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博采众长,在他的作品中既能感受到情感与文化的碰撞,也有生活与哲学的结合,个性突出,独具风格。
郑凯的绘画艺术在连接东西方绘画元素方面独树一帜。国际知名华人画家王已千曾这样点评郑凯的艺术: “他运用全新的艺术语言。画面的缤纷,却没有取悦于世俗的脂粉气。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统中和谐、平和、均衡的美学思想”。
据悉,此次“无问东西”特展除了展出郑凯的精品力作之外,还展出了其弟子雪凌的作品,师生联袂共同呈现东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雪凌曾多次游学欧洲/非洲/印度等地。通过视觉艺术来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爱。近年来的主要系列作品有“视觉幻想曲”“田园幻想曲”“好色之途”“非常印度”“希腊四部曲”“情感系列”等。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
编辑 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