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不少上市公司正积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在20日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深圳上市公司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协同合作等话题进行探讨。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经济合作的新路径,是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分工、提高经济合作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暨南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胡军表示,大湾区尤其是珠三角等龙头城市的制造业迅速崛起,不仅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弥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供给不足问题,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地位凸显。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鸣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而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各地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珠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具备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强大基础与优势。在共生视角下,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应与“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协同。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萧惠君则认为,产业协同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合作的主要内容,“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一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很多香港企业在服务业方面具有优势,希望通过中国香港(地区)商会的资源共享,企业家们能同心同行,共荣共进,让更多大湾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认为,在全球企业发展的艰难时刻,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们更应该携手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合作做出贡献。“我们作为大湾区的一员,将充分发挥在先进制造业的跨境平台功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撑,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走出去提供跨境供应数据链征信、标准认证、数据溯源等专业服务。”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