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在深举行的2020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全球抗疫合作成为重要议题。在疫情蔓延的紧要关头,中国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团结抗疫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认为,疫情让中国成为了全球化的引领者,也使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变得更加聚焦,即从原来的大型基建、重资产聚焦到全球化功能的轻资产和高质量标准的制定。
在国内外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圳稳健医疗展现出了重要担当。该公司董事会秘书陈惠选透露,从今年4月份开始,稳健医疗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向欧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送防疫物资,在原材料上涨了几十倍的情况下,稳健医疗依然顶住压力,坚持不卖高价,同时还向印度尼西亚、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防疫物资。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李世础分享了该公司为意大利疫情防控所做的努力。他表示,当时欧洲很多国家边界都已关闭,因此该公司只能从荷兰、比利时等地招募司机,更换本地卡车,用接力的方式将防疫物资运到意大利。“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收购欧洲物流企业KLG集团,这将更好地支撑中欧班列的跨境电商业务,保障防疫物质运往各国。”
“危”中有“机”。菲律宾工商会终身名誉主席蔡聪妙看到了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他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新业态、新模式的推进和普及,比如5G的应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菲律宾都有广泛布局,中菲两国正抓住机会,顺势而为。”
在用科技助力复工复产方面,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经验丰富。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闫武山介绍,通过建设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公司将船员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集成在一起,打开平台就能够看到全球各地的船舶运行情况,“为员工的心理健康考虑,船员以前在船上15天内必须得上岸一次,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但受疫情影响,船员往往不便下船。为此,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在线上与船员进行互动,保证员工身体和生理安全。”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