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余名师生参与,195项作品获表彰!南山这场科技“大PK”圆满收官

​晶报记者 吴佳丽 通讯员 赵小平
2020-12-20 20:57
摘要

教育科技节既是师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也成了展现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重要契机。

12月19日上午,为期3个月的南山区第22届教育科技节在前海港湾学校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科技节共设20个比赛项目,5000多师生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比赛,最终195个小制作和创意制作获得表彰。

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南山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南山区教科院于2020年9月至11月举办了南山区第22届教育科技节。

本届科技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共设20余个比赛项目,既有传统的头脑奥林匹克、小发明、小论文、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等比赛项目,也有创意制作、编程等现场发挥比赛项目。全区中小学共有师生5000余人次参与了各项赛事的比赛。学生作品进一步突出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在本次闭幕式上,学生们还对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

每年科技节既是师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也成了展现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重要契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南山教育建设了5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30个市级创客实践室,88个创新实验室,开发了一批创新教育“好课程”,申报了一百余个学生科技小课题,孵化了以“智能书包”为代表的量产创新产品,获得了40余件学生发明专利,培养了233位南山小院士,建设了26家学生实践基地。

伴随着南山社会经济发展,南山教育以“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为教育理想,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在科技教育方面,早在2009年,育才中学就通过与国家战略性科研机构合作,实施“少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同年,南山区教育科技节启动。2014年11月,南山教育局与共青团南山区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三方联合打造成立南山“少年创新院”,促进教育、文化、科技等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希望获奖师生再接再厉,充实科技创新教育内容,丰富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形成以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南山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为南山建设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夏育华在会上对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了5个要求,一是要打破传统观念、思维方式的束缚;二是要注重传承与创新,让创新成为自然状态;三是要关注创新与儿童关系,保护好创新的种子;四是要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学习是个艰苦的阶段,是每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五是要把握好基于互联网的迭代创新等发展新趋势。夏育华希望在学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中,要在根本上改革教育体系,变革教育空间、课程、教与学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提新的问题,树立真正的颠覆性创新。

编辑:陈章伟

(作者:​晶报记者 吴佳丽 通讯员 赵小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