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录制
2020-12-19 00:12

1929年,德国高亭唱片公司为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录制了一张唱片,不仅收录了乐队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亚的交响组曲《魔法师之恋》,还为乐队中的几位优秀演奏家录制了独奏、合奏作品。唱片录制非常成功,并全球发行。

根据工部局乐队的年报,这是乐队录制的首张唱片,但一直以来,上海交响乐团只在年报里见过“传说”,从来没有实物印证。

12月18日晚,上海市民许慎来到上海交响乐团,代表父亲许步曾,把唱片中的《魔法师之恋》部分捐赠给乐团,填补了上海交响乐团的一个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师之恋》一共刻有三张,许步曾收藏了其中两张,第三张不知所踪。

“这份捐赠不但对上交的历史是一种补充,同时也为中国交响乐唱片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魔法师之恋》会被珍藏进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许慎(左)与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

许步曾是翻译家、音乐学家、犹太文化学者。1949年开始,他在人民电台工作7年,对唱片的鉴别和管理相当有经验。

许步曾藏有上千张黑胶唱片,《魔法师之恋》收藏于1940年代后期。八十多岁时,许步曾身体状况不佳,一直有一个想法,由上交来收藏唱片。

去年年初,许步曾去世,许慎希望完成父亲的遗愿。怎么联系上交?他想到了和上交关系亲密的上海四重奏,通过李宏刚、李伟纲越洋牵线,找到上交团长周平。

法利亚的《魔法师之恋》完成于1914年,是为芭蕾舞剧而写的。1929年8月,梅百器指挥工部局乐队演出了这套交响组曲。

在演出里担任小提琴独奏的是富华,他曾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一位意大利籍犹太演奏家。

“1919年,梅百器接任工部局乐队后,希望从欧洲引入一些好的乐师,来增强乐队的实力。1921年,他在米兰找到富华,邀请他加入乐队,富华来了以后一直是乐队的小提琴首席。”

许慎说,从演出曲目可以看出,当时的工部局乐队实力很强,梅百器和法利亚是同时代的人,工部局乐队演《魔法师之恋》时,它才问世十几年时间,“刚成立的乐队一定是演经典的古典作品,比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但他们已经开始演一些当代作品,当代作品没人帮你解读,你得自己去琢磨。”

1929年,德国高亭唱片公司为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录制了一张唱片。

整张唱片由当时著名的德国高亭唱片公司录制。为了确认唱片录制的各种细节,许慎辗转联系上了远在柏林的克里斯·茨瓦格——一位专门研究高亭唱片的专家。

邮件发到德国,两个小时以后,许慎就收到了回信。“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克里斯的惊喜溢于言表,他没想到,中国居然在那么早之前就录制了西方古典音乐唱片,“我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整录制《魔法师之恋》。”

“克里斯告诉我,唱片采用了电子拾音方式录制。唱片公司派人来上海,包括德国录音师古斯塔夫•贝尔斯,在上海录完以后,再被送到德国做唱片。当时的录音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克里斯还对许慎说,《魔法师之恋》应该有三张,许步曾收藏了其中两张,第三张不知所踪,“父亲1940年代买的是残缺品,只有两张,但他当时就知道,这两张非常珍贵,专门放,跟其他唱片都分开。”

许慎(中)

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档案室负责人胡逆敏补充,工部局乐队1929年的年报有过相关记述,“当时,工部局乐队正在举办‘梅百器任职十年’系列庆典音乐会。录音师来上海后,录了不少内容,而且是在现场录,而不是在录音棚。《魔法师之恋》反响最好。”

“反响好”可以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汤亚丁的文章里找到佐证:“1929年是工部局乐队进入新媒介——唱片和广播业——的起点。这支乐队的高水准得到了世界著名产品公司——德国柏林高亭·帕罗风公司的青睐,为其1929年8月的演出录音,曲目中尤以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亚的《魔法师之恋》组曲最为成功。这些唱片在全世界发行,上海工部局乐队也因此列于世界著名交响乐队之列。”

《魔法师之恋》的回归,填补了上交的一个空白,“以前,我们只是从历史资料知道,我们有这样一张唱片,没有实物印证。”胡逆敏说。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