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体系,是中华文明的智慧象征,育人、立德、启智,汉字在新时代唤醒将青少年的内生力,使其敬畏汉字,热爱汉字,传承汉字文化。12月18日,“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第三届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大会在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各大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名师工作室带着一线教育教学的经验,共同探索汉字人文精神,以推动汉字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时代召唤,担当汉字文化传承使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承汉字文化,实现汉字文化的复兴是每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使命,顺应时代发展是汉字发展的根本。第三届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大会在深高(集团)北校区举办专题论坛,以新时代视角进行与汉字相关的教学观摩、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密码和文化精髓,伴随着中国历史的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蓬勃的生机。在致辞中,深圳高级中学(集团)邵爱国校长表示,近年来,深高集团高度重视汉字教学和书法教育,配备专职书法教师近10人,开齐开足书法课程,同时加强教师“三笔字”书写培训,在教师技能大赛中专门增加板书项目,旨在以教师引领学生,广泛提高汉字书写能力。高级中学“紫藤计划”开设的趣味习字课程,是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把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融入其中,参与人员涉及语文、书法、美术等多学科教师三十余人,目前已经编辑完成一套12册与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完全配套的趣味习字校本教材。书法教师与语文教师密切合作,共同编辑书写训练材料,全方位为学生服务。
应未来发展,专题论坛研讨汉字学习
开幕式结束后,本届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大会还举行了6场分论坛,由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理事长王鹏伟、东北师大教授,全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卢君良、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副校长黄洁、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校长张立以及吉林大学附属英才学校副校长姜海平对互联网时代汉字的识字与书写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介绍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汉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可能范式。
他们缜密的思维,远大的教育视角展现了以文化育人、开设汉字教学将成为了未来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倡趣味习字,浸润汉字文化书写教育
依类象形,形声相益,文字的价值就是沟通和传承,让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深高北校区敏锐地捕捉到汉字的文化价值,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开设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课程,并试图将其与语文教育相结合。18日上午,《墨韵紫堡字趣园 笔趣生花少年强》深高(集团)北校区百人《趣味习字》活动现场,孩子们手持笔墨,正襟危坐,兴趣盎然又能静心书写,真是一副“我是汉字文化传承人”的模样。
“趣味习字”是孟斌主任省级十三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他带领“趣味习字课题组”编写了小学六年的趣味习字教材,并指导语文教师实践书法教学。当写字赋予了趣味性,书法教育挖掘了人文温度,语文教育增加了文化味儿,从此,孩子们爱上写字,爱上汉字文化。
陈利梅老师是“趣味习字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之一,她以用她的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趣味习字》教材,实践书法与语文教育的趣味教学。此外,深高(集团)北校区创新多种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如“成语大闯关”——翻翻乐、“我写我心”——深高邮局、拓汉砖等多种趣味小游戏。
汉字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第三届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大会是一场对汉字和汉字文化的朝圣之旅。在这场旅途中,我们追溯历史,追忆古老图像,真正地了解汉字文化,这是我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紧紧依靠教育的力量,深入到日常生活美学中,深入到每一个汉字汉字教学之中,利用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力量,彰显古文字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童蒙养正,少年养志。青少年要敬畏汉字、热爱汉字,传承母语,传播中华文化,为民族复兴作出一点又一代人的贡献,坚守自我,生生不息。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