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火场戏份
彭于晏阔别银幕近两年半的电影作品《紧急救援》12月18日公映,打响2020年华语贺岁档最燃一役。这一次,彭于晏担负重任,饰演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队长高谦一角,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戏里戏外皆是如此。
《紧急救援》是林超贤导演执导的首部海上救援题材华语影片,取材于真实海上救援事件,彭于晏第一次从导演的口中听说这个项目是2015年,电影直到2018年11月才正式开拍,而这也是彭于晏与林超贤导演继《激战》、《破风》和《湄公河行动》后的第四次合作。
12月16日,彭于晏就电影《紧急救援》的角色扮演体会和与导演得合作感受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的专访。
l 关于《紧急救援》角色
记者:1、是什么样的机会接到《紧急救援》这部电影?这次拍摄条件很艰苦,接戏之前有做什么思想准备?
彭于晏:导演一找我就来了,我知道拍导演的戏会特别有意思特别过瘾,当然也会有一定的挑战和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想要拍导演的戏的原因,所以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只是没想到这次准备不够,到了现场(8个月的拍摄)天天都是各种难度升级,非常非常有挑战,体力和精神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惊喜。
记者:2、你饰演的是海上特勤队队长,有没有了解一下真实的救捞队员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彭于晏:我在戏里叫做“高谦”,是海上特勤队队长,他是一个很有勇气、有经验、责任感很强的人,也执行过非常多任务,救过很多人。
彭于晏饰演海上特勤队队长高谦
开拍之前,导演就拿过一些资料给我们看,所以会了解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也有跟他们一起训练。有一次出任务的时候,刚好我们在受训,然后我就跟他们去现场,看他们怎么去救人。他们所有人私底下都很好也很普通的,像朋友一样。但是他们接到任务的时候,你不敢想象他在直升飞机上面悬挂着,你会发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得多集中才能去拯救另外一个生命。因为有时候,你得放弃一些什么而去拯救其他的人生命,所以你当下做的决定有时候你真的就得放弃救下面的人。这个是我不敢相信的,只有到我们上了课,看了很多资料。你到水里面,有那么多人你要救谁,你只有一个人,你只有3、5分钟。你只能救2个人,但是周围有20-30人,那你怎么办。所以这就是他们要面对的,他们每天上班要面对人间的悲剧,回到家里又要做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信仰肯定做不到的。所以这就是导演在这部戏所要讲的,我们也是亲身体验过,才发现他们有多么了不起。然后就理解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机留给自己,就是在救援的人的前线,这个是他们的宗旨。
记者:3、有没有一个镜头或者某一场让你印象最深的戏?
彭于晏: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很多场,通常第一次都是最难忘的,像我第一次被火炸,在6、700度的火里被炸,被炸完以后还说:“嗯,这次过瘾,被火炸,而且还炸好几次,然后以为没事了,结果后面要被水炸,炸完后,导演还很兴奋说:“Eddie终于被我用水炸了。”之前我是不知道原来水可以用来炸人的,然后炸完后第二天又被吊到空中一天,吊到快吐,但也挺过瘾的,因为真实拍摄是悬挂在直升机上面,高度非常高,所以也很难忘。以为下来没事了,接着要用火淹,整个火把你淹住,然后再来就是用水淹,所以这次算是各种体验,基本上是各种“虐”吧,这就是他的风格,他就是喜欢“虐待”艺人,但其实演员就是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很多的养分,这也是让我们爱上导演的原因,让我们能拍出一部很难忘的戏。
记者:4、在剧情上,对于高谦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那个小演员,可以形容一下和他对戏或者是镜头后的交流?
彭于晏:演我儿子的那个演员戏里叫聪聪,我们都叫他“人仁”,他非常聪明非常可爱,这也是我第一次演这么小儿子的爸爸,跟他演戏很自然、很棒,因为小孩很真实,他会把台词背得很熟,到了演戏的时候就很自然,这个东西很宝贵,跟他演戏的时候我也希望我能保持这种纯真和自然度,让观众看的时候也能真实地了解到救援队的家庭是怎么样的。其实这也是导演写的一个非常温馨、非常人性、真实的情况,导演团队、编剧提前做了很多功课,了解每个救援队,因为救援环境是某些特定的地方,家庭、小孩都不在那个救援的环境里,所以家庭对救援队来讲也特别的重要,这个应该是支撑他们那么勇敢、那么有责任地去付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吧。之前可能大家认为这是一部动作片,但我觉得其实是个剧情片,是一个充满爱的剧情片。
记者:5、这一次《紧急救援》的所有安全措施都非常到位吗?
彭于晏挑战父亲角色
彭于晏: 对,但当然还是有万一,虽然隔热服都试过了,但是万一火烧到或者烟进来被呛到,毕竟那个火最低三百度,我整个防火衣都烧起来了,但拍摄就是要这个感觉。虽然全副武装但还是会害怕,依然能感受到我的皮肤在烧,不过好在是隔热的。但天天这样拍,天天悬吊就还是会怕,而且最后到水里面,那个水温是6度,我真的没想到我可以撑过来,真的太冷了,我自认我是那种你只要给我,我就不怕的那种,但拍这一部戏,我真的每天下水前都要做心理准备,因为那个水真的太冷了,而且水里面是有化学物质,在戏里面有很多需要我脱掉装备的时候,没有护目镜那个化学物质就会进到眼睛里,眼睛是睁不开的,当地的那些摄影师下水都是有戴护目镜的,他们只是拿一下下来,那个水流到眼睛他们都会受不了,要一直洗,我是每天泡十几个小时,每次可能呆个十五分钟,因为太冷了。每天都要洗眼睛,到最后眼睛就是一直流眼泪,双眼通红。当然导演也心疼,所以导演也会下去陪我。拍完这部戏,我到现在都不想游泳了,觉得一年碰水的额度已经用完了。
记者:6、《紧急救援》这次没有太严重的受伤吧?
彭于晏:我有几次溺水,有一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墨西哥被威亚勾住,然后压到池底下面。全部人都吓到了,我也出不来。我发现绑我的那条威亚卡在戏里卡车的底座,我就一直在想说怎么办,因为救援队他们也还没有来救我,我就想说那我就先自己救自己,我就找身上有没有工具可以切割绳索,但是也切不开,后来就找到勾住的那个点,死命地把那个绳索解开,之后就出来了。导演一直说“没事吧,没事吧“我说”休息一下“,因为我要去解那个绳索,它很紧拉不开,我就要死命去拉,所以指甲整个都掀起来,手都裂开了,导演就吓到了,这个事情就是觉得最恐怖的。
还有一次也是在水里面,最后Ending戏我的氧气瓶要没气了,备用气瓶只能吸6到8口,水压越深、吸得越多,那我这8口我每次都要省着用,后来是拍一个很long的镜头,那救援队的人要撤很远,最后拍完要游回去的时候我就没有气了,然后我也找不到备用气瓶,我就憋这一口气找出口,当然最后他们又找到了我给我气。这种状况常常会发生,我一直觉得我游泳很好,没问题,但当你真的在水下十几米的时候,跟你在游泳池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身上带着很多铅块,所以我是浮不上去的,再加上6度的水温,真的感觉就在冰库里面。
记者:7、你在水里这些自救的东西,其实也就是你拍这个戏前训练学到的方法吧?
彭于晏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
彭于晏:对,基本上全部都是,训练的这些,在拍戏的时候基本上就全部用到了,如果没有提前训练学好的话,那你可能就不敢拍这个戏了。我拍完这部戏以后,我就觉得自己非常看透生命的重要,当时为了更真实,我们还跟着救援队真的去外面救援,救上来的人一直看着我说觉得我很眼熟。那次是刚好我们在训练的时候碰到他们要出勤,因为来不及返回送我们,所以就顺便去救人。我们看到真的救援过程很辛苦,还有被救人的状态。所以真的体验到生命的脆弱,真的没有办法去想象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太恐怖了。以我一个不怕水的人,我都觉得如果真的再叫我去海底,去做这些事情,我都会觉得说如果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我是不会去的。就是这种感觉,真的觉得珍惜生命很重要。(感觉这个戏对你的后坐力很大,你会很长时间受到这个戏的影响)对,而且我觉得在短时间内经历蛮多事情的,不论是场面还是环境,就都很真实,所以虽然拍戏很辛苦,但我还是觉得生命可能更重要。我觉得导演这一次可能也体验到了。
记者:8、这个角色有没有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彭于晏:现在如果我搭飞机,我都会看救援手册、看逃生舱在哪里,看附近的人,如果真的发生什么,那哪些人需要救助,以前不会,但现在就变成本能,然后就会想象当时拍戏的状况,看到老人家上来我都会数有几位老人,有几个是坐轮椅上来的,这些都是我拍完之后意识到的,不由自主的,就觉得还蛮夸张。一讲到逃生舱我就会想到过去8个月的训练跟在飞机里面救人那个恐怖的场景,我就一直告诉自己,如果今天真的发生什么事情,我是可以救人的。然后就会想可以拍一个普通人救人的那种电影。如果今天我有这样的能力、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我要不要跳出来带领大家。(那这就是角色改变生活、改变自己)对,坐船、坐飞机,我现在都会想,如果现在碰到一些情况,那我可以撑多久。所以当初每一次拍摄前我都是做好了万一出现状况,我要怎么办的打算,这样真的演起来,就不会有其他顾虑,可以专心的演戏。(那像这种危险的戏,是提前都已经沟通好的,还是现场会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知道会有这个场景,但是不知道会这么难。那像水里的戏,在水没有注入之前,我也先自己走了好几遍。不过现在回想看,也有点疯狂,会后怕。我记得拍完那几个场景之后,我们去吃饭,墨西哥当地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跟我比赞。后来我们那个救援队的朋友才跟我讲说,因为当地的救援人他们自己也下去,都觉得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们中国演员是自己下去拍,因为很多演员到这边来拍,只要到了这个场景,40米深,那个水的颜色、脏度,就连下去都没下过了,都会是替身去做。
记者:9、《紧急救援》这个角色在最初构想的时候,是想着你来创作的这个角色吗?
体验救援队训练日常
彭于晏:我们其实最初有好几个版本、比如有关于未来的,那我们就是什么都讲,然后能做就做,最后就是现在的这个版本。毕竟是作为师徒或者是前辈,你还是会相信以他的经验、能力,他知道什么是他做得好,什么是我做得好的,以及现在这个时间点上面什么样的类型是观众想看的,所以他其实是很敏锐的。
记者:10、故事中的救援队员,都以“舍身”的精神去执行拯救的工作,“以生命去换取生命”值得吗?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彭于晏:救援队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这个也是我们戏里面会讲到的,也确实是会有这个口号。因为其实每一次的出行任务都是一次的灾难,所以需要救生员个人的精神和内心的素质要很高,他等于每一次出任务,只要警报一响,一接到任务,他就要面对死亡,他们自己的生命有可能会因为救他人或者是救受难者而牺牲,所以他们每一次出任务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他的家人和朋友,所以对于我来讲,这个对于我们一般人来看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一个精神的内心压力得有多大,一般人可能没办法想象。而且有时候他们还要选择放弃救某些人,因为如果你救了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所以不得不放弃。其实在我们上课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接触有很多案例是会了解到这个职业,他们面对的其实是每一次“人生的悲剧”,这让他们都会有一个“吉祥物”,这个“吉祥物”是一个会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信仰”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因为其实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坚定的内心,是没办法去迎接和完成任务的。那所以我刚说到为什么是“勇敢”,是因为这部戏讲的人都需要非常有勇气去做很多的事情,尤其是这个职业,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仰”,他们才能够去把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
l 关于导演合作
记者:1、这是你跟林导的第四次合作,电影的难度和挑战度不断的加大,跟第一次相比对有什么改变的地方或者不变的地方?
还原真实救援队员状态
彭于晏:如果难度没加大,我想也不是林超贤导演了。然后我觉得都是希望拍出好的,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的电影。我觉得演员只要对得起这个角色,认真了、付出了、尽力了就行。我从认识导演到现在我觉得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对于他喜欢的东西,他追求的东西没有变,这是最了不起的。因为这个世界,你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执着。他刚刚也说了他喜欢的东西只有一次机会,其实在拍戏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我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抱着这个信心,你就觉得那就拍吧,炸我,把我丢在火里也没问题。然后下来就问导演:那这个衣服到底防不防火。导演说:防。哦好吧,我就相信他,我就拍了。所以真的拍导演的戏很过瘾,因为只有你把他推到那样的地方的时候,你脑筋就不去想了,你就之前用身体的反应去演了,所以导演用这样的热情的拍电影的时候,你就会被感染,然后你也会觉得,那为什么不这样去做事情呢。所以拍戏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前面的训练就是为了后面一辈子就一次的机会,所以这是导演的心态,这是最难得的。
记者:2、那这次在拍摄或是导演的技巧、现场的调度,林导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彭于晏:他每一次都非常好,而且只会越来越好,我相信!这一次拍摄有很多场景是他想的,还有很多动作戏和情感戏,他去编写完人物的刻画,再到现场去调度,这个也是他一直很热爱的,所以我觉得导演非常优秀。而且导演越做越有挑战性,因为他每一次拍的东西都是新的,就像这次拍水底,我们之前都没有体验过,很多都是未知的,只能到了现场去拍摄才能够跟着镜头去走戏,训练好了再去拍,拍摄之前还得再彩排一下,可想很多现场的状况其实很难去执行,但刚好这些对我们来讲都变得很有意思,因为它变成是在挑战一个新的东西,我们彼此在学习,导演也会给予我很多信心,然后我会做好一切让导演放心,这样才能够把整个水底下的戏拍完,还有在火里面的、天空上面的这些真实拍摄也是一样。还有就是导演过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跨国拍摄拍摄,所以这次有很多组员是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工作习惯不一样,这对于他来讲应该也是一个很大的体验。
记者:3、林超贤导演对你来说,和你合作过的其他导演有没有不一样的意义?
希望保持纯真和自然
彭于晏:我觉得就是缘分吧,他很欣赏我,我也很尊敬他。很少有演员可以和同一个导演合作四次的,所以很难得。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有一个习惯的问题,很多时候可以省略到一些磨合的东西,就有一点像是“家人”了。
记者:4、你演林超贤导演的戏会有点像“真人秀”,是沉浸式体验,你在角色里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说是可以的吗?
彭于晏:可以的,不是都说表演是“方法派”和“体验派”,其实就是一个点,让你自己能够相信你进入那个角色、演的那个角色,那我的方法就是沉浸式的,就是过那个人的生活,跟那些人做朋友,跟救援队的人就是这样,我们就是每天相处,感觉起来就是活在他们的世界。7年时间体验了四种不同的人生,而且这四个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体验的到的。
记者:5、有听过一个说法是“铁打的彭于晏 打铁的林超贤”吗?你认同这句话吗?
彭于晏穿着防火服拍摄火戏
彭于晏:有听过,(合作次数最多的主演之一,仅次于张家辉)以前听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把我们的情感说小了,好像只有磨练而已,但经过紧急救援,我觉得说得太精准了,因为紧急救援我觉得就真的像是“磨”,就真的很危险,因为涉及到了生命,不管是进火里面,或者是在水很深的地方,好几次我都是抱着豁出去的心态。如果导演不是林超贤的话,我肯定会有疑问的。其实在拍完湄公河的时候,导演就有跟我说这部戏,那时候我很想拍这部,但也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一下,刚好导演那时候有别的戏,所以就休息了一阵子。而我接这部戏不是说是因为它危险,是因为那个题材和角色,导演这次给我这个角色的难度比我过去演的都难很多,跟我过去的形象我觉得差异还蛮大的。(难度)主要在情感方面,一个是我演一个父亲,另一个是这个职业。我和导演之间比较像是师徒的关系,他愿意收我为徒,我当然是非常乐意的,导演拍男人的戏,讲男人之间的情感是很自然的,我觉得很纯粹,你看不到太多表演在里面,像是湄公河、红海,你都会觉得就是一群保家卫国的人。导演在处理这种很真实的人性上,我觉得还蛮有格局,他看东西看得很多,也很实在,所以我觉得演他的戏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沉浸式体验,从MMA格斗到单车,我不需要去想我要怎么演,只要体验就好了,再到这次的紧急救援,就完全了解到前线救援人员的心情。他给你的就是很真实的环境,所以我觉得导演就是亦师亦友,他觉得你这个年纪你应该拍什么,你就去拍,那如果你还没有到那个阶段,那可能那个阶段的戏就还不适合你。他希望你能慢慢的成长,我们两个就是很纯粹的,像朋友一样。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也能够理解他到底想要追求什么,能够达到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惺惺相惜),会觉得有这样的人存在在行业里,是一种会被互相感染的存在,不需要说,就是从他想要做什么就能够看得出来,所以就变得很合得来,我蛮欣赏导演的这一点的。
记者:6、你会不会觉得你和导演能够遇到对方,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彭于晏:其实从《激战》到现在,我和导演都没有变过,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幸运是真的,你没有想过拍完激战之后还能跟导演有之后这么多的合作,他可能也没有想过彭于晏这个演员我还能用,对他来说他肯定看过更多、入行更久的演员。对我来说,我也合作了很多导演,但也不是每个导演都总是想要挖一些你身上的另一面。银幕上有更多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这种能量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导演也是每一两年就会有一个新的东西给我,所以我也觉得我蛮幸运的,如果是拍完《湄公河行动》之后就拍《紧急救援》,也许大家就不会那么关注,现在是最好的时间。我们就是做好当下,把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很稳。导演在他的工作领域上做得非常好,而我在自己求学的阶段也努力做好每一个角色。在做《紧急救援》的配音时会很感动,但不是说演的感动,因为它的最后有一段旁白,导演让我配的时候他突然讲说你想想看你五六年前,拍《翻滚吧!阿信》的时候,这段旁白我就是写给从那个时候到现在的你的。他写的这段旁白其实某种程度上是高谦这个角色去讲,但我在讲的时候我很感动,因为知道导演其实是帮我写的。
记者:7、那你和导演之间有过矛盾或者分歧吗?
演绎救援队家庭
彭于晏:这个肯定会有的,可能在一些表演上面我有一些想法,当然我对自己的这个年纪或者是我想做的一些事情的想法,导演应该也能看得出来,而且导演也知道他一定要给演员空间。那我觉得如果演员可以达到导演想要的那个角色,那已经是很厉害的事情了。在这个的基础上,我还可以给到他惊喜,给到加分。他看到可能会觉得你比我想象的更立体,那导演就会觉得很值,同时我也过了一个我自己想演的瘾,所以就一定是要互相相信。那我通常就是完全听从他想要我演什么,那《紧急救援》这部戏,我就是完全听他的,用他的想法去演这个角色。那可能我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导演自己的想法也是有限,那可能我们合在一起就是无限。那这个东西就会是很立体的。那人的创意是有限的,我可能想要去体验,需要休息、放空去吸收更多的养分,才能去塑造型的东西。那当你愿意很大方赤裸裸地去分享你想要的东西,那他肯定也会跟你分享他的东西。那我和导演常常的分歧就是他可能觉得够了,那我还想要给更多,那他会让我演,让我过瘾。慢慢他可能觉得,有些东西那他看到了。我觉得跟导演拍戏有一个好处就是,他看到的永远跟别人看到的我不一样,因为他想要的就是很纯粹的东西,不是很演的东西。
记者:8、你会不会担心导演以后对于演员的选择越来越多?
彭于晏:这个有可能啊,导演有权利选择他觉得合适的演员,也不是说我们现在合作了四部就一定要合作第五部,所以才说这个东西是很微妙的。还有,就是我也有选择还要不要继续合作,我觉得有时候就是彼此之间的这个磁场吧,能互相给予对方想要的东西,我们都知道这得来不易。所以在拍每一部戏的时候,我都尽量让自己做到不要后悔,因为只有这个是我可以控制的。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那我们就要做到最好,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得到经验、智慧、果实都是很丰硕的,这就很值得了。
记者:9、你的角色和林超贤导演之间,感觉是从最开始的执行者慢慢变成了合伙人,你觉得这个说法可以吗?
救援队水中训练
彭于晏:这个说法感觉蛮好的,当然了,如果导演觉得我是一个璞玉,他可以在他的电影里面去雕塑,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对导演来讲我觉得一定很过瘾,我很乐于被他塑造成不同的形象。其实从《破风》开始就已经有那种并肩作战的情感了,到了《湄公河行动》也是这样,让我学的我到现场一定会准备好,不用担心我会害怕或者我有什么不愿意做,你就尽管拍。《紧急救援》更是如此,导演他自己也说,因为知道拍这部戏会非常辛苦,所以如果找我去演,因为我一定会自己下去演跟练习,所以至少有一个人带头,那其他的人也会有动力,就会凝结成一个救援队的样子,自然而然就有一个团队的精神,导演也自然而然相信他拍的东西是真实的。拍导演的电影就要有一种凝聚力,这也是导演希望的。《紧急救援》这次有很多危险的镜头,都是导演跟我一起下去拍摄的,而且其实后半段拍摄的时候我也是透支到不行,所以导演也是想要给我一个安定的力量吧,加上我们两个的默契,虽然是在水里无法说话,但他一个眼神我就知道他想要拍什么,这样会比由摄影师下来拍摄容易很多。
记者:10、如果有第五部和导演合作的机会,你有没有一个你想要拍摄的题材?
彭于晏:我们其实已经讲过太多题材了,因为每次我们跑步聊天就会想一个题材,他会问我喜欢什么,我也会问他喜欢什么。之前我们讨论过很多像是赛车的、动作的、枪战的,通常都是导演说他想拍的类型,不过他的电影我通常都没有什么设限的,因为我相信他。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