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众多深圳珠宝界代表性企业负责人齐聚位于翠竹街道的深圳市黄金珠宝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共同见证深圳市珠宝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据悉,这是全市首个针对珠宝行业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意味着深圳珠宝产业迎来专属的“法律顾问”,助力黄金珠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曹海雷,罗湖区副区长冯健,深圳国际仲裁院副院长董连和,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专班负责人王伟,罗湖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谌小林,翠竹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袁亮参加了揭牌仪式。
为珠宝企业提供22项法律事项服务
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罗湖,罗湖珠宝看水贝。水贝作为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展示交易、品牌运营等配套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当天揭牌的深圳市珠宝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深圳市黄金珠宝集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罗湖区翠竹路2058号三楼)。该中心面积约90平方米,设有律师工作室、公证员工作室、仲裁员工作室、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商事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室等6大类工作室,主要提供法律事务咨询、人民调解、仲裁、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22项法律事项服务,力争通过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降低珠宝企业交易成本,维护珠宝行业交易安全。
从数据来看,水贝-布心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涵盖6900多家经营单位、7.6万人从业人员。2019年该区域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约占国内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份额的50%,黄金、铂金实物提货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实物交割量的70%,钻石实际使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口额的80%。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集聚产业,合法合规运营一直是产业园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深圳市珠宝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启用后,将充分运用公证手段固定作品设计的原创点,适当降低知识产权类公证收费,推动司法行政与市场监管、公检法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此外,该中心拟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陆续为园区免费提供有关作品设计转让、珠宝物料借用、买卖等使用率较高的合同范本,定期举办法治讲座,提供律师工作日坐班服务制度,打通司法行政力量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做产业园区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助推深圳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
就在前不久,罗湖区召开了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谋划推动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响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罗湖积极推动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面对当前行业存在品牌效应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到位、交易合规风险高等问题,打通珠宝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关键环节迫在眉睫,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据悉,为推动水贝黄金珠宝产业园区合规建设,助力黄金珠宝产业迈向国际化、品牌化、高端化,罗湖区司法局在深圳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成立深圳市珠宝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对该中心的成立,罗湖区珠宝企业也非常期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成立,既是为了保障珠宝行业版权保护,也是提升原创珠宝行业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一环。”TTF高级珠宝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珠宝艺术家吴峰华认为,通过这个平台和系列活动,该中心可以为企业、设计师提供快速便捷的法律资源,降低了维权成本,加大了处罚力度,能够让整个珠宝行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也有助于激发原创设计和创意活力。
冯健在致辞中表示,该中心成立后,要深入产业园区调研,全面调查梳理园区内不同类型的珠宝企业的法律需求,定期总结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法律“堵点”和“难点”;要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定期到园区举办“法治课堂”,免费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符合黄金珠宝企业交易习惯的合同范本;要引进具有涉外法律经验的律师,成立专项法律服务团,为企业高端化发展、国际化发展提供涉外业务的法律服务,逐步形成能够围绕企业生存期而提供的全周期、“一条龙”法律服务。
蒋溪林强调,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整合司法行政职能资源、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优势、推进司法行政社会治理创新,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希望罗湖区司法局立足园区企业法律需求,以建设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推进水贝黄金珠宝园区合规建设。同时,要以深圳经济特区4建立0周年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把深圳市珠宝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做实做强,为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罗湖样板”。
罗湖区司法局基层管理科二级主任科员余彬
编辑 彭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