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着力打造山水城林共融的森林城市

晶报记者 熊奇侠
2020-12-10 11:54
摘要

生态资源丰富的坪山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升,致力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打造与深圳东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人居环境。

日前,今年成立40年的特区深圳相继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和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区(新区)功不可没。生态资源丰富的坪山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升,致力绿色生态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打造与深圳东部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人居环境。

半边山水半边城,山水林田好风光

巍巍马峦山,悠悠坪山河。坪山绿水青山资源丰富,辖区生态控制线面积达 89.32 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 53.75%,山水林田生态要素齐备,享有“半边山水半边城”的美誉:

马峦山、田头山是坪山区最主要生态屏障,田头山为深圳市新晋的自然保护区,马峦山为全市最大郊野公园,另有聚龙山、燕子岭等大小山体,自然风景优美,林木葱翠、空气宜人,是城区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水资源丰富,深圳五大河流之一的坪山河穿城而过、龙岗河蜿居城北,马峦山瀑布是市内最大的天然瀑布群,还有红花岭、赤坳、松子坑、大山陂等等众多水资源,水面总面积达1524公顷,形成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格局;坪山区森林覆盖率超45%,居全市前列,为区生态格局安全提供保障,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坪山主要生态绿廊为坪山基本农田等田园景观,为农业景观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坪山区山水林田生态要素齐备,享有“半边山水半边城”的美誉

“入眼即鲜花绿树、处处皆靓丽风景”已成为坪山的生态底色,坪山一直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理念,2018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正是对坪山生态资源本底优势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认可。

强本固基扬优势,全面覆盖塑特色

在深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坪山区对标森林城市建设指标,固根本、扬优势、全覆盖、塑特色。2018年,坪山区绿地覆盖率57%,人均绿地面积16.95平方米,这三项“硬核指标”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要求的“森林覆盖率35%,绿地覆盖率40%,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

森林网络扬优势。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是森林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坪山积极建设贯通性的城市生态廊道,协调自然、人文景观,形成绿色通道网络,夯实休闲道路网络基础,道路绿带精细管养,道路绿化和景观提升56公顷,立体绿化、边坡及绿化恢复面积超8公顷。

森林健康固根本。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使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适时更新是森林城市建设固生态本底的重要衡量。过去三年,坪山区完成中幼林抚育217公顷,林相改造239公顷,同时积极防控入侵物种薇甘菊,通过化学防控、人工防控、群落改造三项工程防控超2600亩。

生态福利全覆盖。公园绿地、休闲绿道能让居民切实享受到见得着、摸得着的生态福利,森林城市建设指标也明确要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对城区覆盖超80%,建有森林公园等生态休闲场所。坪山区以森林城市建设为契机,新、改、扩建公园、花园,对休闲街区和公共建筑屋顶墙面见缝插绿,提升公共空间景观,截至2019年底,坪山区共有各类公园86个,基本满足辖区居民休闲需求。绿道是勾勒自然的最美线条,是串联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兼具市民绿色游玩、健身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坪山区现有绿道约146公里,目前坪山区碧、绿道规划研究已完成,已建好35个公共目的地。

休闲绿道,让居民切实享受见得到、摸得着的生态福利

生态文化塑特色。坪山立足“一山一河一湿地”等自然生态优势,打造全域自然博物馆,建成马峦山自然研习径及手造步道,生态文化特而精。利用城市公园和广场等场所,开展植树造林、花艺评比、公园文化周、最美阳台等活动;坪山区自然教育中心是市民探索、感受大自然的首选基地,开展了《教你认识马峦山乡土植物》课程、自然体验营等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营造了共建共享森林城市氛围。

山林花海悦人心,乳燕还巢似旧识

从市区回坪山,碧岭隧道一过,只见坪山大道沿线山花烂漫,让回家路上的你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回到家中,站在阳台远眺,远处山林花海,美景如画;坐上云巴,经过燕子岭公园旁,看到“燕还巢”社区公园中那些植物编织而成的鸟巢状小品,嬉戏的小朋友乐趣无穷,让你放佛回到童年;周末,带孩子来到坪山文化聚落对面的扶摇林风筝公园,在那“风”一样的波浪形坡度上,花带座椅、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真是亲子游玩好去处……这些情景不是想象,而是来自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组织编制的《坪山区森林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规划》(下称《规划》)。

据了解,《规划》主要理念为山水林田相融共生,森林惠民以人为本,结合坪山风貌,塑造本土特色。《规划》指出,在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期期间,坪山从提高森林品质、构建一体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入手,构建一河一道、水路十廊、南北林海、城中百园的森林城市体系,实现林山相护、林路相携、林水相映、林园相悦、林产相融、林管相辅。

坪山全力构建一河一道、水路十廊、南北林海、城中百园的森林城市体系

尤值关注的是,《规划》提出坪山将打造森城纪念林品牌,利用现状公园、医疗、教育、产业周边绿地,打造多种主题纪念林种植空间,如光祖公园烈士纪念林、聚龙山生态公园纪念林、鹏茜矿山公园纪念林、坪山湿地公园纪念林等。同时开展类型丰富的纪念林种植认养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包括夫妻同心林、父母长寿林、麟儿满月林、友谊常青林、节日庆典林、企事业单位文化林、个人认养林等。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为子孙后代谋福,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坪山区森林城市品质提升期也不会立竿见影,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市民的参与支持,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因为这既是呼应坪山发展、塑造片区特色的内在要求,也是打造“森林融入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深圳东部中心的使命。接下来,坪山区将以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期为契机,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为未来城市和森林共生共融的全新发展模式提供坪山实践。

节点:

2004年,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起步,提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并每年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2008年至2012年,国家制定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颁布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重大战略部署,森林城市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研究森林生态安全问题时强调,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

2012年,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2018年10月,深圳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九市当年全部入列“国家森林城市”,首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初现雏形。

广东省当前全力推进全域森林城市建设,力争到2025年成为全国森林城市建设示范省,建成全国一流绿色生态大湾区。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记者 熊奇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