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个贫困村出列!深圳7年向汕尾派746名帮扶干部,安排帮扶资金95亿元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马骥远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2020-12-09 12:26

新山村变了,从一个空壳村到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变成了“网红”模范村;汾河村变了,拔了穷根、激了活力,“农民夜校”补足了群众的精神之“钙”……在2020年的日历就要翻过的时候,汕尾人欣喜地看到,一个个像这样的贫困村正在破茧成蝶。告别贫困进入小康社会,正在海陆大地成为现实。

老区的华丽转身,凝聚着特区人的心血与奉献。

从2013年起,深圳肩负起全面对口帮扶汕尾的重任。7年来,深圳向汕尾派出帮扶干部746名,累计安排帮扶资金约95亿元,为推动汕尾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200个贫困村100%出列,贫困户100%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党建促扶贫,将最有战斗力的党员干部派往脱贫攻坚一线,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正是深汕对口帮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动力所在。

把最有战斗力的干部派往帮扶一线

“找准定位、主动融入、示范引领、共同作为,推进深汕纵深协作,变扶贫帮扶为全面合作!”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在多个场合说过这番话。事实上,这也是深汕对口帮扶工作,特别是帮扶干部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深汕对口帮扶开始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工作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对口帮扶汕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圳、汕尾两市携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两市市委书记、市长每年定期开展互访调研交流,召开对口帮扶工作联席会议,两地有关领导深入一线推动精准扶贫,不断深化两地帮扶合作的工作机制。同时,深圳市高度重视对口帮扶汕尾干部的配备工作,把工作能力强、对帮扶工作认识深的优秀共产党员派往帮扶第一线。

抓实基层党建,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今年1月17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汕指挥部)第三轮干部集中进驻汕尾。数日之后,新冠疫情突如其来。1月27日,大年初三,深汕指挥部一声令下,全体帮扶干部迅速到位,第一时间奔赴贫困村,与汕尾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奋战在第一线。29名指挥部干部、1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全部压到防控一线,克服物资短缺、交通阻断困难,有的风餐露宿,有的自寻渠道,还有的自掏腰包,为村民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紧缺防疫物资,在特定时期坚持24小时坚守前沿阵地,110个帮扶村取得了零感染、零疑似的防控成效,受到深圳和汕尾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闻令而动,强大的组织力来自指挥部;遵令而行,向心的战斗力源于党建引领。多年来,指挥部党支部以支部组织建设、党员模范带领为核心,不断加强对深圳帮扶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专项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加强与汕尾党建互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共联共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与汕尾市委组织部共同创新干部交流机制,促进两地干部互学互帮,切实推动帮扶工作向深度发展。

抓实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

深圳对汕尾的帮扶,是全方位的。深圳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积极发挥深圳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充分融合汕尾文化、生态资源优势,联合汕尾创新提出“红色+”“绿色+”“企业+”的扶贫模式,初步打造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走出了一条体现汕尾特色、具有深圳元素“强强”联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昔日贫困的陆河内洞村如今风景如画。

新山村位于海丰县城东南部鹿境山下,是涌现了“一门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感人事迹的红色村,也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

如今,穿行在新山村,只见远处满目叠翠,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红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海丰八景以精致的壁画艺术形式展现在村居墙体,村民的笑脸洋溢着喜悦幸福。

2016年深圳帮扶工作队驻该村以来,深入挖掘“红色基因”,通过“红、绿、古”三色融合,使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红色堡垒”,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红色力量”。在深圳帮扶工作队帮扶下,新山村通过强班子、重培训、抓队伍、严管理,全力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建设,发动全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相继新建了新山革命纪念馆、新山红色广场、农会旧址等历史文化景观。

新山村“三色”美丽工程实施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日臻优化,成为了闻名省内外的示范村。

同样实现华丽转身的还有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目前该村71户贫困户、245名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了贫、致了富。

汾河村素来有“三多”,打麻将的多,买六合彩的多,睡懒觉的懒汉多。驻汾河村第一书记廖玉学经过广泛调研后得出结论:思想不脱贫,一切等于零。通过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等入手,使得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与精神面貌明显提升;从“文化+”扶贫入手,帮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率先脱贫。

在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廖玉学在村里创办了“农民夜校”,持续开展群众性扫盲行动。接着成立村广场舞队伍,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补足群众的精神之“钙”。与此同时,主动与种植农产品相对较多的村民达成协议,成立合作社,规范种植。并为村主打农产品设计包装,安排农产品接受标准检测,将村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

今年,汾河村大叶红心红薯等农产品一跃成为网红产品,销售额逾150万元。农户种植热情空前高涨,村民三五成群联合种植,自发复垦撂荒20多年的500多亩田地。

以真心实意带动乡亲脱贫

以身作则、示范带动,积极融入汕尾改革发展大局,真心实意助力汕尾建成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这是深汕指挥部对深圳帮扶干部的要求,也是广大帮扶干部的自我期许。

新冠疫情期间,110个对口帮扶村滞销农副产品达3219万元。深汕指挥部邀请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来汕尾举办“消费扶贫新零售”培训班,将直播零售、社交零售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带给帮扶地区,积极号召各驻村干部以“帮扶村第一书记”特殊身份担当农特产品“代言人”,竹林村、汾河村、东二村等9个帮扶村直播带货受到良好效果;与汕尾市政府共同发起“脱贫奔康?粤来粤好”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当日线上销售额达50余万元。

3月24日,廖玉学率先在深汕指挥部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化身番薯“代言人”。“红心大叶番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我为陆丰汾河红心红薯代言。”产品推介后,他连续忙了几天,为了及时处理订单,每晚都是加班到凌晨1点多。

3月31日,为帮助贫困户解困,陆丰市湖东镇竹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庄烽化身“带货主播”,在直播间介绍起其村的特色农产品南瓜。“竹林村南瓜试验基地所产的板栗南瓜和奶油南瓜非常美味,板栗南瓜吃起来更香、粉质度高,奶油南瓜则口感更甜、有淡淡的奶香味。”

同样受疫情影响的还有陆河县东坑镇大新村的青梅,由于传统销售渠道受到较大冲击,面临滞销困境。在深汕指挥部组织和协调下,驻村第一书记林泽嘉积极奔走,联系各地采购商推介产品,充分利用消费扶贫这个平台,联系上级部门牵线对接,并依托海吉星物流园线上线下资源,全力对接珠三角等地的大型水果批发商,使得青梅滞销问题大大缓解。

“我为海丰南土村黑米代言”“我为东尾村遮浪玛仔代言”“我为河北村葛根代言”……在深汕指挥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扶贫干部加入贫困村农特产品代言行列,越来越多的扶贫干部创新思路、四处奔波,助推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巩固脱贫成果。

用特区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汕指挥部及时组织广大帮扶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调发扬特区精神,以真心真情帮助老区发展。深汕指挥部通过党课思想教育、专项业务培训、制度修订完善、党建互动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帮扶工作中的党建责任,在工作、生活上给予悉心关怀,激发驻村第一书记的中流砥柱作用。

深汕指挥部各业务组、各驻县(市、区)工作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推动全面对口帮扶各项工作,挖掘各驻村第一书记的优点、帮扶工作亮点,谋划打造“红人红品红城”“帮扶日记”“我为农特产品代言”等专栏及系列报道,激发干部奋进激情,全方位、多角度传递汕尾好声音,提升汕尾好形象。

深圳援建的深汕中心医院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深汕指挥部社会民生组在帮扶工作中,坚持将帮扶资源向教育、医疗卫生倾斜,向乡镇、贫困村等基层倾斜。2月14日,向全市发出征集启事,遴选出真正体现“汕尾所需、所急”的民生帮扶项目,进一步实施好民生帮扶措施、增进民生福祉。

产业园区组积极对接新希望、康佳、深业集团、华侨城深东集团等大企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以“店小二”服务精神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精准扶贫组联合汕尾相关部门和深圳帮扶单位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及系列招聘活动,开展“粤菜师傅”等各类培训班,有效增强了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动力;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组建“农技专家百人团”,常态化开展送技术下乡、送培训上门、扶特色产业,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群众科学种植(养殖),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11月12日,深汕指挥部召开迎接省2020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动员大会。“保持良好作风,大力弘扬扶贫与抗疫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冲刺收官战,善始善终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叶健德在会上如是说,动员广大帮扶干部以深圳“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交出一份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

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最后一公里”,为兑现党中央、省委和深圳、汕尾两市市委对人民的承诺,来自深圳的扶贫干部们正日夜奋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实际行动决胜脱贫攻坚,继续带领汕尾人民奔向美好生活。

编辑 詹珊珊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马骥远 汕尾日报记者 邓良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