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深港澳科技联盟年度专场活动在深举行,三地专家探讨“数字经济”

读特记者 林菲
2020-12-04 22:51
摘要

未来联盟将继续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

12月4日,2020年深港科技界交流年度专场活动暨第二届深港澳科技联盟年度专场活动在深圳南山举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出席活动。

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港科技社团联盟、香港资讯科技联会、深港澳科技联盟主办,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深圳市计算机用户协会等共同承办。

会上,深港科技社团联盟的深圳、香港、澳门三方代表分别作了深港澳科技联盟工作报告。一年来,联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深港澳创新发展需求,利用港澳的国际化优势,紧盯产业发展新趋势,举办高水平的产学研交流活动,推动创新要素在湾区内合理布局和流动。未来联盟将继续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充分融合发挥三地创新优势,促进深港澳三地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积极贡献。

在当天的主论坛深港澳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分别围绕“数据赋能湾区新生态”主题进行演讲,共同探讨“数字经济”。

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表示,数码科技会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改变,企业不想被颠覆,就要有大的创新。“创新不能只靠颠覆,发展不能只靠独角兽,”他提议成立斑马星球,凝聚众多中小型企业,互相合作。

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信托委员会委员谭继祖表示,在构建数字经济体系的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可信的科技平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信息科技协会正在筹建,将致力于为粤港澳三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做政策研究,为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深圳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总监肖冰介绍,深圳正牵头启动粤港澳大数据中心建设,目前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该中心助于跨境数据的管理,支撑科技界各方面的合作。

深圳市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总裁周路明表示,深港澳大数据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开展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轨”的创新。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通过国际协同,把好的知识和技术带到湾区来,解决源头技术和支持供给的问题。

此次专场活动还配套了系列科技交流活动,包括深港澳工程师交流活动和“携手大湾共创辉煌——深港澳科技创新创业论坛”。为了深入实施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场活动对通过“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深圳)基地工作站”评审的机构进行了授牌仪式。第二届深港澳大学生创客大赛和计算机科技贡献奖的颁奖仪式也在当天举行。

据了解,2009年,深圳市科协与香港资讯科技联会联合发起成立深港科技社团联盟,同时创立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并每年定期举办。2019年,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大湾区战略,加强深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深圳市科协在深港科技社团联盟的工作基础上,拓展引入澳门科技产业界及科技社团,发起成立了深港澳科技联盟,并成功举办2019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暨首届深港澳科技联盟年会。十余年来,联盟积极整合三地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已成为深港澳民间科技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每年开展上百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活动,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性活动。

(晶报供稿)

编辑:邓裴裴


(作者:读特记者 林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