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全国唯一!深圳这个绿色发展荣誉配得上先行示范

深政观察
2020-12-01 22:58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摘要

全市各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路上,又多了一项荣誉、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11月30日,“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动在京举办。深圳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奖牌,同时,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奖牌。

至此,全市各区已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圳成为唯一实现全域创建的超大型城市,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

2017年,盐田区获评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8年,罗湖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9年,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命名。深圳市福田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山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小政了解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是经中央批准、由生态环境部授予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市县的一项荣誉。生态环境部共组织命名四批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培育了一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样本。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前不久,总书记亲自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也要求深圳要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过去40年,深圳经济特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去年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本地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较早遇到了资源空间趋紧、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大城市病”问题。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强化生态优先的发展导向,努力走出一条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深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点任务来抓,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城市是千百年的,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和美宜居家园是为子孙后代负责。深圳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在全国率先开展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任期生态审计试点,出台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实施城市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深圳坚持生态保护区应保尽保、能留则留、必调才调,率先在全国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尽管深圳土地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但是我们将全市近一半的土地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红线,严格保护海岸线,切实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利用。

2

深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破解“大城市病”的重要突破口来抓,突出问题导向,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深圳的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一手集中力量抓水污染治理。深圳坚持治水与空间规划、城市更新、景观建设等相统筹,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全流域、全链条综合治理。2016年以来,深圳累计投入治水资金超过12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成为全国水环境改善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一手巩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深圳滚动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计划,推动空气质量达到全球先进城市水平,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今年1-10月的17微克/立方米,“深圳蓝”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同时,深圳加快打造“无废城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基本实现全量焚烧和趋零填埋,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风尚。

3

深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工程来抓,坚持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统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建设。

着力抓科技产业创新。深圳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面旗帜,充分发挥深圳创新先发优势,构建低消耗、低排放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93%、居全球城市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8%,万元GDP能耗、水耗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着力抓体制机制创新。深圳完善绿色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精明增长,努力破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等突出问题,引领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4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圳要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接下来,深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支持下,以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新起点,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加快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授权改革。重点针对纳入第一批综合授权改革事项清单的气候投融资机制改革和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环评改革项目,紧抓快干,协同生态环境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加速推进,同步统筹推进生态领域其他10项改革事项。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谋划第二批、第三批授权事项。

二是深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打好打赢攻坚战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关切问题的核心举措。持续提升大气质量,初步遏制臭氧污染上升势头;实施精细化治水,强化面源污染、黑臭水体管控,建设生态美丽河湖,确保考核断面全面达标;完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严格实行环境违法“零容忍”,扎实开展“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三是扎实推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围绕“双区”建设,高标准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尽快印发实施《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深圳生态环境领域“三个台阶”的目标愿景: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范式全球领先。在实施路径上,深圳将重点布局高水平建设都市生态、高标准改善环境质量、高要求防控环境风险、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高品质打造人居环境、高效能推动政策创新和高站位参与全球治理“七大领域”,实施“六个标杆+一个窗口”的重点任务,努力打造优美生态、清新环境、健康安全、绿色低碳、宜居生活、改革创新的城市标杆,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行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窗口。

见习编辑 连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