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博物馆齐聚文博会,创意设计让文物“活起来”

读特见习记者 宁若鸿
2020-11-20 09:43
摘要

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十几个博物馆一一展现,文物在衍生品中更加鲜活起来,融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中

骆越套杯、官瓷茶具、敦煌纹样桑蚕丝围巾、民族图腾丝巾……进入创意设计馆IP衍生品授权展区如同进入一个博物馆万花筒,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十几个博物馆一一展现,文物在衍生品中更加鲜活起来,融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中。

每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个文物,一段文化。浙江省博物馆以馆藏清代画家董诰的作品《西湖十景》为原型设计的团扇、书签、围巾、古意手帕等物件,以《富春山居图》为原型设计的方巾、扇子等产品都充满浓浓的江南味道。“希望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宣传我们江南的文化、浙江的文化,也做好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这是我们博物馆的使命。”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负责人、中国文物学会文化创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越宇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展品中则带有很多清华的符号。一款纸胶带印有“但不可太用功”,这句话选自《胡适致陶维正信》,体现胡适先生的教育理念。还有一款清华学人日历,展示了一批有重要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清华学人手札,彰显前辈学人的情怀和意境。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文创管理负责人傅加说,很多设计都结合了清华元素,融入了清华文化,不少作品都是融合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作品及特展、临展元素开发的艺术衍生品。

首都博物馆的很多展品极富老北京特色,比如和老舍茶馆一同设计的有着古代荷包外形的“花开富贵茶品”,印有老北京文化景观的“四时吉祥茶品”等等。北京首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立英告诉记者,首都博物馆将今年新开发的文创产品在深圳文博会云展台上进行呈现,是希望通过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美感、更具有实用性的文创衍生产品,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同时,首都博物馆还有一些聚焦“建党一百周年”主题的产品,例如一套长征主题的香薰蜡烛,主色调为红、蓝、黑的三支香薰蜡烛分别代表星火燎原、雪山草地和火种,展示了当年红军战士顽强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苗立英介绍到:“我们有‘大文创’的一种理念,就是通过文创产品带动、预热展览。像这套香薰蜡烛就是为明年建党一百周年的红色展览进行预热。”

有文化有内涵,但怎么才能把文化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多位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设计时会格外关注与市场的贴合。“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针对市场需求。一个好的创意,好的设计,好的产品,如果投入市场观众不喜爱,那就是失败的研发,所以我们会针对游客、专家、艺术家等不同群体做符合他们的文创产品。” 吴越宇说。苗立英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文博会,了解我们自己做的文创产品中哪些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并通过文博会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见习记者 宁若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