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美股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167.09点,跌幅0.56%报29783.35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5.56点,跌幅0.43%报3611.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4.79点,跌幅0.21%报11899.34点。蛋壳公寓暴涨70%,特斯拉(TSLA)收高8.2%,蔚来涨2.11%。陆金所重挫23%,爱奇艺跌15%。
美国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加州周一大力撤销了全州重新开放措施,密歇根州宣布从周三开始实行为期三周的部分封锁。而美国10月零售销售增速创六个月来最低水平。美国10月零售销售增速为6个月来最低,表明在疫情加剧和缺乏新的联邦刺激措施的情况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犹豫。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称,最近疫苗研发上的进展就中期而言是个好消息,但美国经济要从新冠疫情中完全复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鲍威尔在周二举行的视频活动上表示:“美联储将留在这里,坚决致力于使用我们所有工具”来支持经济,“接下来几个月可能极具挑战性。”
在辉瑞和Moderna疫苗消息推动美股持续上涨之际,有“新债王”之称的双线资本CEO杰弗里-冈拉克再次警告,美国股市“真的被高估了”,并预计美元可能会在2021年末和2022年出现“大幅”下跌。
软银CEO孙正义也警告,即使疫苗来了,世界上仍有可能发生“崩溃”并在财务动荡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他说,可能只是“一家银行”,从而引发“类似雷曼的危机”。他警告未来几个月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并相信随着疫苗研发的积极消息,情况会有所好转。但他表示自己已经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美银的月度投资人调查却显示,投资人处于“完全看多”模式,他们向新兴市场、小盘股和银行股等受到重创的板块部署更多资金,希望疫苗能扭转这些板块的走势。根据对190位基金经理的调查,这股乐观情绪之下,投资人持有的现金水平从10月的4.4%降至11月的4.1%,这是1月时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着5,260亿美元的资产。
欧股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0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94%,法国CAC40指数涨0.21%,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涨0.04%。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2.70美元,跌幅0.1%,收于每盎司1885.10美元。12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下跌15美分,跌幅0.6%,收于每盎司24.651美元。
周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9美分,涨幅0.2%,收于每桶41.43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1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7美分,跌幅0.2%,收于每桶43.75美元。
18日重要财经新闻集锦:
1、在昨日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未发生违约情况,违约处置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高水平,针对个别苗头性风险隐患,密切关注相关债券的付息兑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在投资上,险资普遍表示此次存量债受到影响不大。不过,有个别机构重新排查后将一些不再符合标准的信用债券移出“白名单”。同时,也有险资机构发挥长线资金优势,对被“错杀”的信用债,择优买入。
3、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良好,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仍有部分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考虑到当前较多银行对贷款进行了延期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还将持续存在,预计四季度迎来处置高峰期。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估算,规模或达1.6万亿元左右。
4、一向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著称的险资偶尔也“踩雷”。有3只*ST股出现在险资三季度末的重仓股名单中,分别为*ST勤上、*ST同洲、*ST胜利,这三只股票均面临退市风险,今年以来截至11月17日收盘,股价分别跌59%、51%、9%。
5、11月12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处方药;同时,允许具备网络销售处方药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向公众展示处方药信息。这意味着,一旦新版管理办法通过,网售处方药即将“开闸”。
6、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将回到正常运行轨道,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9%。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A股当前依然处于中期上行通道中,预计2021年A股的慢涨将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轮动慢涨期、平静期和共振上行期。
7、11月17日,高瓴资本公布了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合计持有89家公司股份,其中,生物医药领域企业高达47家,总持有市值为132亿美元;在新进个股方面,三季度新进了22家公司,10家为生物制药领域企业。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