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东方风来 艺启龙华” 龙华区剧院群运营签约仪式在深圳市龙华区举行。此次合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龙华区将共同推行“剧院管理2.0”模式,推动剧院从演出场所转型为集创作、传播与体验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机构。

“我们将创作团队带到了深圳,未来会在这里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非遗与文化内容进行原创剧目创作,大家可以敬请期待一下。”东方歌舞团(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颖琳女士告诉读特记者。
在深圳打造集群式演艺新阵地
张颖琳介绍道,此次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采用“1院3址4馆”的集群式布局,整合鹭湖、大浪、观澜三大文化中心的六大剧场。
鹭湖艺术中心作为核心区域,拥有1416个座位的大剧场、577个座位的黑匣子剧场、20余间专业教室、20余间化妆间及千余平方米排练厅;其群艺馆另设378个座位的小剧场,用于公益惠民基地和艺术教育普及。

鹭湖中心城。
此外,大浪文化艺术中心包含796个座位的中型剧场和300个座位的实验剧场。观澜公共文化中心共 22 层,总面积7752平方米,核心为300个座位的数字演艺剧场,艺术培训学校大湾区分校将落户于此,未来将依托集团资源,打造“东方舞台赛”“巅峰舞者”训练营和“小东方艺术国家队”三大核心品牌,构建从普及到顶尖的完整艺术教育体系。
国家级艺术资源持续赋能粤港澳大湾区
记者了解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了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其中,《只此青绿》《诗忆东坡》《天下大足》《寻找李二狗》《飞天》等作品,更连续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

《只此青绿》剧照。
张颖琳表示,“我们将通过推行低票价惠民政策、举办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让更多市民能来现场感受国产和国际舞台剧的魅力。”
未来,龙华剧院群不仅是展示全球经典艺术的窗口,还将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联合创作具有深圳特色的剧目,向世界讲述湾区故事。
部分为官方供图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邓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