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深圳体量最大的万象汇——18万平方米的怀德万象汇,将在宝安福永开门迎客。

深圳最大的万象汇落户宝安。
在此之前,山姆会员店宝安首店开业即“客流爆棚”;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之眼接连爆火;深圳大悦城今年开业即跻身“顶流”……今年的深圳商业版图上,巨头密集落子宝安,带来一连串强势“上新”。叠加前海壹方城、海雅缤纷城、大仟里等成熟商业,宝安已聚集“深圳MALL第一方阵”。
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深圳2025年计划新开的26个商业项目中,宝安区占7席,总供应量达57.16万平方米,居全市第一,成为深圳商业增量的最大承载区。
巨头抢滩:宝安商业迈入“超级集聚时代”
商业头部“玩家”密集布局宝安,这股热潮并非突如其来。仅2024年,宝安就迎来华强广场、万丰海岸城、雪花啤酒小镇等6个新项目入市,新增商业体量达40.5万平方米。

“宝安已经成了深圳商业巨头的必争之地。”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指出,宝安1/5的区域被纳入前海合作区,加上充足的土地储备和地处湾区核心区域优势,成为吸引顶级开发商的核心吸引力。

深圳客流最多的购物中心之一——前海壹方城。
随着怀德万象汇的加入,宝安商业版图进一步壮大:前海壹方城稳居深圳客流量第一,新开深圳首座大悦城“年轻人社交场”属性突出,全国首家“熊出没”主题商场华强广场表现亮眼,加上海雅缤纷城、大仟里等成熟标杆,全区大型商业综合体(3万平方米以上)体量达344.83万平方米,居深圳各区首位,集聚起深圳顶级商业综合体的“第一方阵”,形成了一个强大的“Mall引力场”。

海雅缤纷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规划打造的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中,宝安占据两席,正是“空港·会展”商圈和“前海·宝中”商圈。这两大引擎的同步升级与扩容,正推动深圳西部成为辐射全城的消费“新磁极”。
差异制胜:新业态让新商场“开一个火一个”
梳理宝安过去两年亮相的重要商业项目不难发现,宝安新入市的MALL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深圳大悦城开业首日客流突破42万人次,销售额近2000万元,近100家品牌斩获全国销售冠军。
宝安的新商场为何能“开一个火一个”?答案在于,每个新项目都带着独特的“身份标签”,通过业态创新构建差异化壁垒,这已成为它们在激烈竞争中持续吸客的核心密码。

具体来看,前海冰雪世界以“运动+商业”模式,将10万平方米的冰雪文旅体验与时尚零售结合,形成“滑雪+潮流运动+生活方式”复合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湾区之眼布局“文化+”多元化板块,组合阅读空间、社交餐饮、创意零售、艺术策展等丰富业态,串联起休闲、体验、社交的文化生活闭环。

作为年轻化商业的代表,深圳大悦城引入超过50%的区域首店及定制店,强化了娱乐体验、运动社交、宠物经济等新兴业态,成功塑造了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线下社交目的地。
“差异化成为宝安新商业项目的显著特色。”赵圣慧指出,当前消费市场,开发商必须在主题、业态、场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没有特色,就难以吸引新生代的注意力。未来的商业项目一定是主题化、分层化、社群化的。
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让宝安商圈呈现多样性:“文化+商业”“科技+体验”“文旅+消费”,不同业态互为补充,让宝安成为深圳体验经济最集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区之一。
流量红利:人口与消费力撑起商业底气
商业的逻辑最终仍指向“人”与“消费力”。商业巨头的集体下注,本质是对宝安消费潜力的坚定看好。
人口基数、消费能力与区位优势形成的“流量红利池”,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让宝安成为“有钱可赚”的价值高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宝安区常住人口已达460.33万人,居全市首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75.99亿元,增长11%。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宝安接待游客189.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58亿元,美团平台交易规模居全国非县域第三,也印证了宝安消费市场的活力。
同时,宝安拥有六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深圳机场2025年上半年客运吞吐量325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深中通道通车后年跨市客流超370万人次,使宝安成为辐射珠江西岸的枢纽节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更是强力引擎,2024年承接会展活动144场,吸引展商和观众超453万名,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热潮。
“除了瞄准本地消费,宝安还要依托比如机场、深中通道这个优势去吸引外来的消费,甚至是国际的消费,打造世界级消费新中心。”赵圣慧指出,商业井喷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应该让商圈建设与产业、文旅、交通、会展联动,真正形成世界级商圈的核心竞争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