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跨文化对话与美学的当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举行。这场由深圳大学主办、该校社会科学部与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中、德、美、法、俄等十多个国家的五十余位顶尖美学学者齐聚鹏城,以学术为桥共探美学前沿与未来方向。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宗祖盼在致辞中介绍了深圳大学文科发展成就及该校美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向中外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肯定了会议重启面对面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罗德里戈·杜阿特则呼吁中外美学界加强交流互鉴,以多元智慧助力人类文明对话。深圳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胡经之回顾了三十年前深圳首次国际美学会议,并提出当代美学研究应重视价值论维度。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跨文化美学对话既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更是推动美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
主旨发言环节,中外学者联袂献智。胡经之探讨当代美学的使命担当,罗德里戈·杜阿特聚焦巴西班图语与图皮语的色彩维度,解析其语言的多维性,高建平梳理中国美学研究前沿问题,法国美学学会主席卡罗勒·塔隆-于贡探讨了比较美学的前提条件,即艺术属性与美学属性的区分。次日的四个专题圆桌论坛上学者们就生态美学、比较美学、人工智能艺术、新大众文艺、身体美学、空间美学、审美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充分且热烈的学术探讨。
高建平在闭幕致辞中表示,研讨会凝聚全球美学智慧,为当代美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既彰显了深圳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更凸显了深圳作为特区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了学术动能。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