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26届深圳读书月重点品牌活动——“发展大局观”活动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举行。活动更以“邀请高校进读书月、邀请院士进读书月”为核心亮点,创新联动高等教育资源与顶尖学术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作为本期主讲嘉宾,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精彩分享,为现场市民读者解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科技、教育、人才的协同联动,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密码。作为深耕科技领域与高等教育管理一线的专家,毛军发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经验,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切入,深入剖析了科技突破、教育筑基、人才支撑三者的内在逻辑关联。他提到,国家竞争的本质是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竞争,这也是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备受空前重视的核心原因,更是此次分享交流的根本出发点。他深入剖析三者内在逻辑: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能催生新产业、新动能;教育是基础支撑,承担着培育高端人才与新技术的使命;人才是第一资源、关键要素,决定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三者构成密不可分的“协同生态铁三角”,缺一不可。


分享中,毛军发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使命,系统梳理了世界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历程,指出深圳正是抓住第三次信息化革命机遇,培育了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批头部企业,奠定了产业科技创新城市地位。他还结合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与我国现状,提出“以IC集成电路为根,AI人工智能为本”的科技自立自强路径,高校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聚焦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同时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育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高等教育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为城市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此次高校参与、院士领衔的创新形式,既为读书月注入了浓厚学术氛围与前沿视野,搭建了高校资源与市民读者深度对接的桥梁,也让高质量知识分享触达更多群体,现场读者不时为院士的深刻见解与务实建议送上热烈掌声。
在互动问答环节,毛军发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逐一细致解答。针对学生家长关心的“孩子兴趣引导和培养的问题”,他建议家长无需过早限定方向,应先夯实孩子的人文底蕴、综合素质与基础能力,鼓励广泛阅读和探索,让孩子随着成长逐步结合自身专长与国家需求找准定位;回应“AI时代个人如何适应行业变革”的提问时,他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不学习易掉队,建议结合本职工作边学边实践,通过培训班、读书会、专题讲座等多元形式补齐短板,实现自我超越。
谈及深圳读书月的意义,毛军发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书是提升全民素养、孕育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应对时代变革的“最佳投资”,他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多读原著、带着问题和思考读书,在遇到挫折时通过阅读平复心境、积蓄力量。他由衷称赞“深圳的读书月活动非常好,已历经26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大家有这个需求,且这个活动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并特别赞赏“邀请高校进读书月、邀请院士进读书月”的创新举措,认为这将进一步丰富读书月的内涵与层次,助力深圳持续以阅读为基、以创新为翼,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据悉,“发展大局观”名家领读系列活动作为深圳读书月重点品牌活动,致力于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通过对谈、主题分享等形式,激荡思想,分享真知灼见,共同畅谈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局面。
(图片由深圳出版集团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窦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