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培育“独角兽”锁定“硬核”科技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徐美 周雨萌
08: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聚焦硬科技赛道精准发力

“在深圳,只要专注科技创新,就有快速成长的土壤。我们成立仅18个月就跻身独角兽行列,离不开这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精准的政策支持。”日前,专注智能制造领域的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刘枢这样感慨。近日,这家深圳本土独角兽企业携手全球3C龙头推出新一代工业智能体设备,攻克笔电玻璃检测关键瓶颈,让8英寸产品单件检测时间低至4.25秒,15英寸产品仅需6秒,以“大模型驱动+智能体协同”技术领跑行业,实现“柔性生产”量产落地。

思谋科技成为独角兽企业在深圳发展的生动缩影。根据《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下称《报告》),深圳已培育独角兽企业42家,总体估值近1.2万亿元,其中新晋独角兽1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今年6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也提到,深圳是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硬核赛道“独角兽”正崛起

深圳独角兽企业高度聚焦“硬核”科技领域。《报告》提到,在42家独角兽企业中,硬科技与前沿科技赛道占比高达66.7%,覆盖集成电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22个细分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从赛道分布来看,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4个赛道,电子科技属性强,软件与信息服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四大领域领跑,成为独角兽企业集聚的核心赛道。

在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曲线中,超级独角兽企业达4家,分别是荣耀、微众银行、引望智能及货拉拉,其中荣耀、引望智能为新晋超级独角兽,成为行业标杆性企业。其他38家独角兽企业中,也有KK集团、蕉内、元象、宏芯宇电子等11家新面孔,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独角兽”出海成绩亮眼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深圳独角兽企业表现亮眼。今年11月发布的2025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榜单中,影石、创想三维、普渡机器人等独角兽企业纷纷入选,其中,普渡机器人更是连续第三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领军品牌30”,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深圳独角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独角兽后备力量储备充足。《报告》显示,深圳还拥有潜在独角兽企业149家、种子独角兽企业143家、瞪羚企业215家,其中潜在独角兽企业中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新生企业占比近三成,展现出“雨后春笋”般的成长速度,为独角兽群体持续扩容奠定坚实基础。

量身打造全链条梯度培育体系

独角兽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深圳为其量身打造的全链条梯度培育体系。今年3月,深圳印发《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构建“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80家,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创业投资和耐心资本也是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提出要建立健全分层孵化体系,引导赋能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行动计划》也提到,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各类政策性基金优先投资培育库企业。

展望未来,随着《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深入实施,深圳将持续优化独角兽培育生态,聚焦硬科技赛道精准发力,这些企业不仅将是经济新增长点,更将成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智造贡献更多“深圳力量”。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吴徐美 周雨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