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彭凯/文 李雅静/图
11月15日下午,宝安区慈善会在宝安区养老院成功举办“宝安慈善文化创益空间”启用仪式,同步举行宝安慈善实践探索系列丛书《慈善会功能定位与治理机制》新书发布暨公益微电影《翼起飞》新闻发布会。
三场活动集中亮相,从慈善实体空间搭建、理论体系梳理到公益影像传播,多维度展示了宝安慈善事业在文化传播、理论总结与实践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为宝安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活动现场,深圳市慈善会与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还共同为张洪华同志授予“致敬慈善推动者”称号。

在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宝安区民政局、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宝安区慈善会等单位领导、嘉宾及媒体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慈善之家共建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爱勤宝安工作室、鹏城慈善地标慈善创意空间三块牌匾同步揭幕,“宝安慈善文化创益空间”正式启用。该空间经一年多筹划建设完善,整体由慈善文化进校园展览、慈善文化展示、公益慈善超市、慈善沙龙四大板块组成。
作为宝安慈善的实体化新载体,空间以“智慧慈善”为核心内核,创新构建“宝安慈善文化进校园主题展览+多元化慈善项目申领对接+特殊儿童艺术作品展示售卖+定制化慰问品精准适配”的四位一体慈善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慈善场景的全维度覆盖与高效联动。

值得关注的是,空间特意选址养老院落成,这一布局本身便是“一老一小”关爱体系的生动实践。未来,这里将成为传递宝安温度的核心阵地、凝聚社会爱心力量的重要枢纽,更将打造为可触摸、可参与、可分享的线下慈善实体体验空间:通过沉浸式展览让慈善理念入脑入心,以便捷化申领让慈善参与触手可及,用可视化成果让公益价值清晰可感,最终让每一份善意精准对接需求、每一次帮扶温暖直达人心,持续激活社会公益慈善生态的内生动力。

宝安慈善文化创益空间将成为集慈善展览、文化传播、沙龙举办、产品售卖于一体的慈善实体空间,这意味着宝安慈善事业从线下互动到理论沉淀、从实践创新到情感联结,均以更立体、更深入的方式推动现代慈善事业迈向新阶段。今后,宝安区慈善会将以慈善文化创益空间为支点、以理论书籍为支撑、以公益影像为纽带,持续构建多维慈善传播矩阵,让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实践遍地开花,不断书写宝安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链接
两场发布会推介宝安慈善样本 讲述宝安慈善故事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彭凯/文 李雅静/图
当天同步举行的《慈善会功能定位与治理机制》新书发布暨公益微电影《翼起飞》新闻发布会,让深圳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了宝安慈善事业的生动实践。

据悉,“宝安慈善实践探索系列丛书”是宝安区慈善会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携手学界、媒体界和出版界共同推出的重磅力作。丛书旨在总结升华过往实践经验、剖析行业发展痛点,为基层慈善组织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板。作为系列丛书的收官之作,《慈善会功能定位与治理机制》聚焦宝安区慈善会的组织功能与治理机制,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探索宝安区慈善会成功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模式,为基层慈善组织提供可借鉴的“宝安样本”。

公益微电影《翼起飞》由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出品、宝安区慈善会支持拍摄、深圳海岸明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是宝安慈善推出的第四部公益微电影。影片聚焦三位重度残疾孤残儿童的真实成长历程,反映了他们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帮扶支持下,身残志坚、勇往直前,以艺术为翼对抗命运挑战、向阳而生、向美而行的动人故事。该片通过具象化的影像表达,让公益故事更具感染力,让慈善精神更易传播,进一步搭建起社会与特殊群体之间的情感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