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15日,由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活動以“求實探索·融合創新”為主題,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海內外專業觀眾共同探討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11月14日博覽會首日開展即人氣爆棚。來自低空基礎設施、無人機系統、eVTOL、低空數碼化平台、動力系統、材料製造等領域的企業集中亮相,呈現行業全生態最新技術與場景示範。高巨創新、哈深智新、理工全盛等低空經濟鏈上企業展示了無人機集群、低空感知設備、智慧空域管理系統等創新成果,多個展台前排起體驗與諮詢長隊,充分彰顯低空經濟的市場吸引力與產業活躍度。
在15日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動力專家劉大響在致辭中強調,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正在為提升國家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帶來新的機遇,應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健全資金保障和法律支撐,強化統籌調度,持續提升“空中生命線”的體系化水平,使低空經濟更好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會長、東部通航董事長趙麒提出,低空經濟要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安全、發展和生態建設三個方面同步推進。其中,安全是行業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產業壯大的關鍵,良好的產業生態是行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

多項重要成果集中發布
論壇現場,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體系2.0及標準化路線規劃》。該成果由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深度參與,是深圳在全國低空經濟標準化體系建設領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黨支部書記、深圳市低空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趙文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版體系首次構建“縱向分層、橫向支撐”的框架結構,覆蓋飛行活動、基礎設施、設備技術、運行管理、應用場景等多個關鍵領域,為低空治理現代化提供制度底座和協同規範。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深圳市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2025)》,DIKI深圳低空產業智能分析平台也首次公開亮相。

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深圳發展改革研究院)低空經濟研究所所長韓維偉在接受採訪時提出,《深圳市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2025)》立足深圳在低空經濟全產業鏈的整體實踐,對當前低空經濟發展的格局變化、趨勢特點和關鍵方向進行了系統性梳理與前瞻性研判,為政府決策、行業布局和社會各界認知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參考,也為全國範圍內的低空經濟探索提供具有借鑑意義的“深圳視角”。
談及DIKI深圳低空產業智能分析平台,他表示,該平台覆蓋了“數據採集—智能分析—風險預警—產業洞察”全鏈條能力,可應用於空域管理、企業運營、場景監管、產業研判等多場景。DIKI的推出,標誌着深圳在低空數字底座方面邁出關鍵一步,為未來構建“可感知、可調度、可治理”的智慧低空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低空超輕飛行器方程式”競賽啟動
論壇期間,全球首屆“低空超輕飛行器方程式”競賽正式啟動,東部通航、英武智能、安特狗、深圳低空協會等多方參與,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超輕飛行器賽事體系。此外,現場還舉行了多項合作簽約,涵蓋飛行運營、低空場景示範、技術研發等方向,為低空產業生態注入持續動能。

當日下午的專題論壇圍繞“管理融合、基礎設施融合、數碼化技術融合等”方向展開,各專題報告聚焦行業普遍關注的瓶頸與痛點,為推動低空經濟在治理體系、基礎設施、技術能力和場景落地等方面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思考和專業支撐。
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協會將繼續發揮平台資源和智力優勢,凝聚產業鏈力量,助力深圳繼續走在全國低空經濟發展最前列,為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深圳力量”。(記者 何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