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轻涌,碧波荡漾,第十五届全运会马拉松游泳赛在深圳大鹏新区桔钓沙“玻璃海”圆满落幕数日后,这片曾万众瞩目的赛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闲适。记者再次探访时发现,尽管赛事的喧嚣已然远去,但“全运效应”仍保留着余温,赛道浮标尚未完全撤去,三三两两的游客正沿着银色沙滩漫步,感受着冠军同款海域的独特魅力。
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在真实海域举办的马拉松游泳赛事,这里不仅以国家一类水质的天然赛场和奥运级保障水准赢得赞誉,更以“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核心理念,为大鹏新区的居民生活、商户经营、海上运动普及与文旅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赛事期间,桔钓沙的碧海银滩与完善保障让赛事实现“零投诉”,但赛事的价值远不止于竞技层面。对当地居民而言,全运会的举办带来了看得见的生活改善。赛事推动下,热度直接转化为商户的“增收红利”。全运会期间,桔钓沙周边民宿、餐饮商户客流显著增长,不少商户创下营收新高。一位当地民宿老板表示:“比赛那几天房间基本全满,有些房间客人提前一个月就订好了,全运会给我们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鹏在海上运动的经营创收并非个例。近年来,大鹏新区通过“体育+文旅”模式,已让众多商户持续受益。而全运会的全国关注度,更让“大鹏海鲜”“滨海民宿”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少游客专程前来观赛并游览周边景点。“没想到比赛海域这么干净,像‘玻璃’一样透亮,在这里看比赛是一种享受,顺便也体验了海鲜和民宿,真的很值!”专程从香港前来观赛的游客蒋先生赞叹道。交警部门开设的绿色通道、多部门联动的保障机制,既确保了赛事顺畅,也让商户经营不受影响,真正实现了“赛事搭台、商户受益”的共赢局面。
如今在大鹏,海上运动早已不只是专业选手的专属。从“文体名人进校园”公益行动,邀请环球帆船世界冠军走进课堂,到七星湾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吸引5万名青少年参与研学夏令营;从陈锦浩创立的帆船俱乐部培养出10名国家队选手,到各类社区活动推广——“爱海、懂海、玩海”的体育氛围日益浓厚。

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让全运惠民的效应持续放大。赛事串联起七星湾航海基地、东山鹿嘴旅游区等核心资源,电影《美人鱼》取景地“美人鱼洞”与“玻璃海”赛场联动,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数据显示,大鹏新区的海上龙舟赛、“大鹏登山节”“西涌沙滩跑”等特色赛事,每年吸引超过800万人次参与,有效带动了区域文旅消费增长。“体育+旅游+生态”的融合模式,既让游客领略了山海风光,也让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