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可查商家“爆雷”风险!深圳医疗、托育机构力推“预付码上查”

读特&晶报记者 罗丹 通讯员 深卫信
11-11 17:23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目前,深圳市卫健委正在医美、口腔、托育等行业推广,并倡导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呼吁商家设立数字人民币账户或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

刚看到医美诊所搞的 “充1万块享5折全脸填充”活动,深圳的小美想都不想就“闭眼冲”了,没想到几个月后诊所关门大吉,客服失联,钱打水漂,维权艰难的小美从此有了“心理阴影”,害怕以后又遇到不靠谱商家。但最近,她发现了一个钱包“护身符”,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将商家的经营、信用状况“扒”得一清二楚,在商家店里充值消费心里就有数了。

这个“护身符”,就是深圳推出的预付式商家信息查询平台“预付码上查”,消费者在上面可以查询商家以往有无被投诉、被处罚的情况以及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目前,深圳市卫健委正在医美、口腔、托育等行业推广,并倡导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呼吁商家设立数字人民币账户或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

在医疗、托育场所充值,一键查商家“爆雷”风险

近些年,深圳一些口腔诊所、托育机构接连“跑路”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仅让消费者损失巨额预付款,有些更因治疗中断面临健康损害。

深圳卫健委在此提醒,深圳已推出预付式商家信息查询平台“预付码上查”,消费者在医疗(医美、口腔诊所)、托育机构办卡充值前,可先扫“预付码上查”,输入商家的名称或者关键词,在列表点击查询的主体后,就可以看到这家经营主体的证照登记等基本信息,以及是否有投诉举报、行政处罚、重点行为等警示信息,其中,医疗机构需要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备案凭证,托育机构还要依法取得托育机构备案证明或相关资质。

如果出现商家投诉举报数量多、经营地址异常、法人频繁变更等情况,要慎重选择,避免充进卡里的钱打了“水漂”。

如果查不到商家信息,可以点击“经营主体申报”,输入商家门店名称、经营地址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进行申报。提交后,市场监管部门会审核,完成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申报记录和提交的门店匹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标有“已开通数币”的商家可优先选,这说明其预付资金正在接受政府监管,“跑路”的可能性小很多。

门急诊挂号、住院押金等5种情形不属于“预付式经营”

需注意,医疗健康领域不是所有“预交费”都属于预付式经营。其中以下5种情形属于合理“预交资金”,不涉及预付式消费风险:

1. 住院押金:用于支付当次住院期间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

2. 诊查费:在门急诊预约挂号时,预交的诊查费用;

3. 手术预付款:做日间手术、门诊手术、急诊手术前,患者在门诊检查时预交的费用;

4. 特殊门诊预付款:因门诊特殊疾病等在门诊治疗,按照住院政策报销而预交的费用;

5. 器械押金:借用医疗设备,医疗机构收取的押金。

呼吁商家加入平台,用诚信和实力“引流”

“预付码上查”不仅有助于减少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差”,对更多有诚信和实力的经营者也有一定加持,即通过该平台被更多消费者知晓,以营造更加放心的预付式消费环境。

所以,深圳卫健委也欢迎医疗、托育机构通过“预付码上查”申报预付式经营主体,纳入政府管理,并定期向卫健部门报告业务进展,同时联系银行,签约数字人民币,接受预付款监管。


(作者:读特&晶报记者 罗丹 通讯员 深卫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