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大鹏新区碧蓝的海域旁,张智凯穿着“小海豚”志愿服,正为前来观赛的运动员及其家属指引路线。与此同时,张智凯的父母也计划赶往佛山,观看全运会的舞龙舞狮项目的赛事。这一刻,一家三口虽身处不同城市,却因同一场赛事紧密相连。

张智凯是深圳技术大学大二学生,也是本次全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的志愿者副组长。“我们学校有1000多名同学报名,经过培训,最终录用了700多人。”张智凯自豪地说。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张智凯逐渐感受到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民盛会。“我们‘小海豚’是来自粤港澳各高校的学生,有不同的分组。前几天,我看到一位澳门志愿者帮不会说粤语的志愿者给香港运动员家属做翻译,这种互帮互助的场景,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大湾区一家亲。”
张智凯的家人虽然没能来到他服务的赛场,却也计划从茂名家乡到佛山观看舞龙舞狮比赛。这种“你在这边服务,我在那边观赛”的模式,成为许多大湾区家庭的真实写照。这种跨地域的参与感,让全运会不再局限于赛事举办地,而是真正成为联通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重要纽带。
全运会的热潮也席卷了校园。张智凯分享,深圳技术大学组织了各类体育活动,虽然没有马拉松游泳这样的高强度项目,但夜跑等活动让同学们也能亲身感受运动魅力。
为期8天的志愿服务,让张智凯收获了成长。“作为副组长,我学会了协调组员、关心同伴,交际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表示,未来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已经在学校附近社区报名了新的志愿活动。

全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落幕了,但它留下的远不止奖牌和纪录。正如张智凯所言:“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在真实海况下举行马拉松游泳项目,还是零投诉的赛区项目。这些成就说明,全运会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提升。”
这场盛会如同三色花瓣的赛徽所寓意的那样,将粤港澳三地紧紧相连,也让“全民全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当每一位市民都成为赛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体育精神便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