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4个多月的2025华侨城旅游狂欢节圆满收官,这场覆盖全国多城、跨越盛夏金秋的文旅盛宴,以业态融合创新激活市场活力,以文化赋能供给厚植发展底蕴,以精准服务供给传递民生温度,推出超1000款惠民产品及200余场主题活动,成为文旅行业增加优质供给、推动消费升级的生动实践,为旅游强国建设注入央企力量。

文旅深度融合:以多样业态畅通消费循环
文旅+潮玩的跨界碰撞,点燃年轻消费热情。在Z世代成为文旅消费主力军的当下,“文旅+潮玩”的跨界融合正成为激活市场的关键引擎。华侨城以欢乐谷2025惊奇潮玩节为载体,在全国10城12大园区同步落地“潮玩IP+惊奇域+惊奇屋+NPC梗秀+变装玩法”的沉浸式生态,打造超大体量“情绪释放”盛宴。
活动深度联动《英雄联盟》《以闪亮之名》《十日终焉》三大头部IP,打造“城市峡谷”主题区、高颜值美拍场景、悬疑解谜场景等特色体验,更创新推出“全员变装”玩法,八大欢乐谷同步上线“变装票”,让变装游客有机会登上C位舞台,感受聚光灯追逐的惊喜体验。
IP联动的基础上,各园区的特色玩法亦是百花齐放:北京欢乐谷的“全园飙戏”片场、上海欢乐谷的无限流实景游戏、武汉欢乐谷的1000㎡水上逃脱秘境、重庆欢乐谷的《山海经》主题场景、南京欢乐谷的“鲸币挑战”等玩法各具特色,真正“一园一主题,每处都精彩”。深圳欢乐谷更是在狂欢节期间创下开园以来单日营收历史新高。

文旅+轻度假的场景升级,满足品质生活需求。随着“酒店即目的地”理念兴起,华侨城酒店从“标准化住宿容器”向“有温度的生活场域”全面转型,积极推进硬件焕新与服务升级,满足人们对轻度假的品质需求。
以深圳东部华侨城黑森林嘉途酒店为例,锚定亲子旅游市场,深圳东部华侨城黑森林嘉途酒店在2024年底升级完成后,配备适合全年龄段的水上游乐设施,增设超90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中心,极具互动性、游玩性与探索性,成为家庭欢聚的绝佳选择。
面向不同客群,华侨城旗下各酒店精心塑造融合文化叙事与沉浸体验的旅居空间酒店空间。深圳前海华侨城瑞吉酒店以“双城邂逅”设计理念成为大湾区社交新地标,标志性马刀开香槟仪式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嘉途酒店打造CO-WORK空间与共创健身房,打造健康旅居新场景。这些精心塑造的酒店空间,成为充满活力的生活场域,吸引了大量追求个性化、沉浸式体验的现代旅行者。
文化赋能经济:以优质体验激活消费潜力
“碾茶、煮水、投茶”,每一步都尽显古韵,青烟缭绕间仿佛置身长安茶肆。这是深圳二十四史书院以茶为媒构建的“时空茶境”沉浸式茶文旅活动。“平时只能在书本里看到的茶文化,在这里能亲手体验,还能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这种沉浸式学习太有吸引力了。”潮州的茶文化爱好者林先生专门驱车前来,连续体验两场茶会。

田园文化的实景参与,让生活回归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深圳光明欢乐田园以20万平方米中央稻田为画布,打造水稻全生命周期体验项目。秋季的深圳光明欢乐田园中,金色稻浪间散落着田园艺术装置,游客可参与赶稻花、荷塘挖藕等特色活动,还能通过“认领一亩地”共享农业计划预售新米,感受农耕乐趣。
坚持文化惠民:以精准触达传递民生温度
音乐剧、话剧、舞剧、儿童剧、展览……狂欢节期间,华侨城依托旗下优质文化场馆与服务资源,以重磅剧目、特色活动、跨界合作搭建文化惠民桥梁,让文旅红利覆盖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持续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艺术盛宴。

狂欢节期间,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特别引进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3周24场演出吸引香港、惠州、东莞等大湾区城市游客专程观演,催生“跨城看剧”文旅新潮流。杨丽萍舞剧《孔雀》、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国宝级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万尼亚舅舅》,都为民众带来了顶级的艺术体验。
特色活动落地,覆盖多元群体需求。专业场馆的精品演出外,面向不同群体的特色活动让文化惠民更具民生温度。国庆中秋期间,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以“深圳喜剧中心”为定位,将喜剧类演出占比提升至72%,引入《开心聊斋・三生PLUS》等头部喜剧IP,搭配《花好月圆》主题音乐会、“喀秋莎”俄罗斯远东国家歌舞团晚会等演出,场馆接待总人次及平均上座率创新高。
跨界合作拓展,丰富公共文化供给。OCAT持续深化“OCAT艺术+”跨界平台建设,联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办“设计三十载:从深圳透视中国平面设计”展览,助力深圳时装周、深圳设计周相关活动落地,让艺术走进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