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次”,一份答卷!全运会马拉松游泳赛背后的大鹏密码

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图 葛墨含/视频
11-08 22:2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这片山海之地如何通过“办好一场赛”,让更多人“爱上一座城”?

日前,十五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亚湾桔钓沙海域落下帷幕。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在真实海况中举行的马拉松游泳赛,其专业的赛事组织与优美的自然环境,收获了运动员、教练员及全体参赛人员的广泛赞誉。

三个“首次”,共同勾勒出本届赛事的鲜明特色:首次在真实开放海域中竞逐,首次在一类水质的“玻璃海”中竞技,更首次实现赛事全程“零投诉”。一系列突破的背后,是大鹏新区长期积淀的办赛实力与生态优势的集中展现。

近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组织的“深探全运”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大鹏新区,探寻这片山海之地如何通过“办好一场赛”,让更多人“爱上一座城”。

十五运会马拉松游泳赛现场。

为何是大鹏?赛场背后的选址密码

此次赛事的举办地为何在桔钓沙?大鹏新区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系统的赛事保障能力给出了答案。

据大鹏赛区赛委会负责人介绍,大鹏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热门旅行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1900万人次,目前正积极打造深圳大鹏半岛旅游度假区。此前,大鹏半岛户外运动目的地已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

赛事酒店。

而赛事举办地桔钓沙海域,地处荣获全国“美丽海湾”称号的大亚湾,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国家一类标准。这片三面环山、绵延千米的月牙形海滩,以清澈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文环境,为运动员提供了理想的竞赛水域与赛后休整空间。

大亚湾亦是国际赛事“中国杯”帆船赛的举办地。经年积累的办赛经验,使大鹏新区在赛事组织、安全保障等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的运作体系,为赛事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马拉松游泳赛程达10公里,全程在开放海域进行,其竞赛难度、潜在风险以及对气象、海洋条件的敏感度,在全运会各项目中均尤为突出。

十五运会吉祥物。

为应对这一挑战,赛事保障团队建立起一套“递进式”天气跟踪研判机制。提前15天开始气候趋势分析,赛前7日起逐日发布气象服务专报。进入赛事阶段,团队24小时滚动更新海浪、潮位、海温等关键海洋要素的实况与预报,为赛事调度与日程安排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与此同时,通过在桔钓沙等重点海域布设的多个监测站点,保障系统综合运用无人船、无人机、浮标及AI建模等技术,构建起“海—空—地”一体化立体观测网络,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并智能预警,全面护航赛事安全运行。

十五运会马拉松游泳赛现场。

赛场之外:探寻大鹏山海间的运动与诗意

“能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比赛,我觉得挺好的,海水非常干净,风景也非常不错,在这里比赛心情也更好。”浙江游泳名将柳雅欣的赛后感言,道出了许多运动员的心声。这份对赛场环境的赞誉,正是大鹏新区推动“体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比赛的精彩,不止于桔钓沙赛场。沿大鹏的海岸线深入,更多独具魅力的滨海地标,共同构成了这片区域的底蕴。

七星湾。

被誉为“深圳帆船运动摇篮”的七星湾,坐落于大鹏半岛的海岸线上。这里不仅是游艇停泊的码头与休闲度假地,更承载着深圳竞技帆船的记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帆船赛场就设于此。七星湾见证了该届赛事的首枚金牌诞生,自此,它的名字便与中国帆船运动的辉煌历程紧密相连。

继续向大鹏半岛东南端行进,便抵达了被誉为“深圳第一缕阳光诞生地”的东山鹿嘴旅游区。这里背倚青山,面朝大亚湾,拥有近五公里的鹿嘴碧道与270°环视山海的悬崖观景点,其水质因清澈透明,被誉为“玻璃海”。

美人鱼洞。

景区的灵魂所在,是因电影《美人鱼》而闻名全国的“美人鱼洞”。这座天然海蚀洞的形成历经海浪侵蚀、重力塌陷与潮汐精雕三阶段,可谓地质演变的小型教科书。如今,它已成为游客探寻山海奇景、感受自然之力的热门目的地。

比赛现场。

从桔钓沙的竞速赛场,到七星湾的帆影点点,再到东山鹿嘴旅游区的碧海青天,大鹏新区正以“办好一场赛,爱上一座城”的实践,将体育精神、生态魅力与人文体验深度融合,向每一位到访者展开一幅山海连城的动人长卷。

(部分为官方供图)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记者 邱思艳/文、图 葛墨含/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