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二十七屆高交會新聞發布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介紹了第二十七屆高交會總體籌備情況,並與深圳市商務局副局長池衛國,寶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練聰就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高技術”“促交易”實現多點突破
第二十七屆高交會定於今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展會預計展覽總面積40萬平方米,設置國之重器重大裝備、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消費電子、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等22個專業展區,展會同期舉辦200餘場專業活動,預計專業觀眾超過45萬人次。
張林表示,深圳被譽為中國“硅谷”和“南方科技中心”,在新的歷史使命中,高交會將在持續擦亮“中國科技第一展”金字招牌的基礎上,立志成為服務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的全球科創第一展。目前,第二十七屆高交會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籌備中。
據介紹,本屆高交會主要關注四個維度:
在國之重器維度上,航天科技集團將在高交會全球首發中國太空游項目,同時南方電網、中國稀土、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等為代表的40餘家央、國企將參展,展出系列大國重器技術與產品;
在專業專題維度上,面向“十五五”聚焦ICT和軟件領域,以鴻蒙生態服務公司、光明實驗室為代表的企業機構將重點展示Harmony OS/麒麟芯片體系最新成果、開源鴻蒙技術創新場景、昇騰芯片/國產人工智能CANN生態自主可控技術產業生態;
在產業鏈集成維度上,結合深圳“20+8”產業集群,聚焦人工智能、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低空與空天、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榮耀、影石、喜德盛、中航復材、科比特、伯恩光學等企業將集中亮相;
在地區和國家維度上,預計將有上海、重慶、香港、澳門等3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副省級城市組成的國內組團,以及俄羅斯、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組團參展參會。

除了聚焦“高技術”,本屆高交會還更加關注“促交易”,將實施“136”計劃,即國際採購商佔比10%、省內採購商佔比30%、省外採購商佔比60%。展會現場將首次設立國際投資洽談區和國際採購商對接區,邀請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集團、紅杉資本、貝恩資本、IDG資本、沙特主權基金等國際知名投融資機構和投資家赴現場找企業、找項目,邀請通用、微軟、ABB、韓國KAKAO等知名企業赴高交會採購產品、尋找夥伴,預計高交會成交金額將再創新高。
展會同期,200餘場活動將密集展開,涵蓋專業論壇、首發路演、採購對接、獎項評選等。面向商業航天、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高交會將邀請數十位院士,會同產業領袖、專家學者,聚焦世界科技、經濟、金融等領域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思潮,搭建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高交會市場化轉型凸顯新特色
近年來,高交會對標國際一流展會,在推動市場化轉型方面持續發力。去年舉行的第二十六屆高交會在國內超大型政府會展項目中首開完全市場化先河,得到參展企業以及會展業界的高度認可。張林介紹,第二十七屆高交會的籌備工作繼續堅持聚焦市場化理念的核心辦展思路,採取了一系列新措施,讓展會呈現諸多新特色。

本屆高交會充分發揮會展平台的資源聚集功能,服務於國家科技強國戰略。其中,面向高端芯片的自立自強,華大九天、開源鴻蒙、光明實驗室將從設計製造、芯片硬件,到操作系統、聯盟生態、應用場景展出全產業鏈案例。在科技創新和產業深度融合方面,面對建築產業勞動力結構調整,深圳機器人企業將展出面向建築施工場景的以噴塗機器人、研磨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施工裝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
圍繞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本屆高交會將重點遴選“高、精、尖”技術與產品,推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預計將有近5000家企業攜最新的技術、產品與成果參展,實物展品比例預計超過90%,將舉辦首發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動超過60場次,首發、首展展品佔比達20%以上。
促進交易是專業展會的重要功能,本屆高交會在高新技術的成果轉化方面,將藉助深圳科創青藤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力爭率先落地轉化一批高科技、高質量的新質生產力項目,並為全國科技成果轉化輸出“深圳範例”。在產品貿易合作方面,展會現場將組織數十場產業採購商大會,組織1000餘個專業採購團,特別設置“新能源及儲能產業國際採購對接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國際採購對接區”“消費電子國際採購對接區”等多個高效匹配國際採購對接區,全面推動高科技交流合作和供需交易的達成。
作為高新技術成果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和我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本屆高交會還將在推動區域合作方面發力。首次設立的“區域經濟科技創新成果專區”已吸引石家莊、崑山、餘杭等10餘個市縣區參展。高交會將特別設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專題展區,沙特、阿聯酋、吉爾吉斯斯坦、阿根廷、韓國、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將在高交會上發布產業和技術需求,推動與中國優勢科技創新領域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多措並舉服務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創辦於1999年的高交會已成為匯聚全球創新資源、鏈接國際國內市場、服務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平台,在促交流、促合作、促投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池衛國表示,深圳緊緊圍繞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消費中心城市,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堅持面向全國全球市場和資源,堅持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積極支持和服務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商貿流通領域,將出台支持首發經濟發展的措施,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深開首店、做首發、設首展、辦首秀,依託商圈、景區、體育館、機場航站樓等打造更多高新技術產品首發聯動的場景,今年全市預計將新增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1200家。大力落實國家有關以舊換新政策,結合深圳產業特色,將智能穿戴等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納入了以舊換新範圍,推動高新技術消費品走進千家萬戶。大力發展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業態,不斷豐富高新技術產品的流通渠道和消費場景,讓市民們在感受高科技帶來高品質生活體驗的同時,助力企業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大力推進市內免稅店、離境退稅商店建設,持續擴大入境消費,讓更多境外遊客來深購買優質的高科技消費品。
在對外貿易領域,強化政策和服務供給,聯合相關部門和各區,在融資、通關、市場開拓等方面持續發力,建立起外貿進出口尤其是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的服務機制,推進貿易與產業聯動、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協同發展,鼓勵企業積極開展信息技術外包(ITO)等高增值型業務,全年支持企業參展境外展會近300場,促進“內外貿、產供銷、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大力支持企業開展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為完善高新技術產業全球服務鏈提供支撐。
在投資促進領域,深入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資,發布《利用外資獎勵計劃實施細則》,支持外資跨國公司總部企業加大在深投資;常態化舉辦外商投資企業圓桌會、產業對接會等活動,依託“深i企”平台設立外企驛站,建立了系統性服務外商投資的機制。同時,不斷提升企業海外綜合服務能力建設,推動“深圳出海e站通”成為首批省級企業出海綜合服務平台,與32個國家的44個海外園區運營商建立穩固合作;舉辦RCEP、合規出海等“政策規則助企行”系列培訓,支持企業以承接系統集成項目、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等方式參與境外政府、民用設施建設和服務,助力深圳企業更好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高交會客商可享“會展+文旅”專屬福利
作為高交會舉辦場館所在地的寶安區也將加強屬地服務保障,全力護航高交會順利舉行。
練聰介紹,寶安區將從服務供給、城市環境、公共安全上細化落實各項保障任務。推動通信與供電保障實現“零中斷、高品質”,打造便捷舒適的餐飲零售消費場景,停車管理實施“規範化、精細化”調度,確保展館周邊路網通行高效順暢。全面提升展館周邊硬件設施能級,深入推進“綠化提質、美化煥新、亮化賦能”專項行動。提前開展場館及周邊設施安全隱患排查與檢修維護,為展會平穩運行築牢堅實安全屏障。
練聰表示,寶安專項制定“會展+文旅”一體化工作方案,以多元場景、專屬服務串聯展會與城市體驗。據了解,寶安區將遴選超百家優質標桿企業集體參展。全面釋放寶安智能製造產業的核心技術優勢、全鏈條配套能力與高質量發展活力。設立寶安特色AI形象展區,將“1小時AI生產圈”的高效協同能力與“24小時AI城市活力圈”的場景落地成效進行呈現。
在參展觀展之餘,來賓可打卡深圳首座架空型高線公園,漫步福海河濱河步道,沉浸式感受“一河碧水映兩岸,一步一景皆詩意”的生態畫卷。同時,專項開通高交會觀光巴士文旅專線,精準串聯歡樂港灣、全球最大實體書城“灣區之眼”、西灣紅樹林公園、前海冰雪世界等重量級文旅地標,構建“一站式”城市精華遊覽動線。針對參展商及參展人員,量身定製專屬文旅福利,涵蓋《奇遇》雜技演出、灣區之光摩天輪、海上彩虹號等熱門項目的專屬門票優惠,讓文旅體驗更具獲得感與專屬感。(記者 伍敬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