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街道退役军人“红色文化思政课”走进益强小学、滨河小学

雷海燕
11-05 16:40
摘要

沙头街道退役军人“红色文化思政课”走进益强小学、滨河小学

近日,沙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校园,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将老兵的亲身故事、革命精神与家国情怀带进课堂、走进孩子心里,在福田区益强小学与罗湖区滨河小学相继掀起一场跨越时代的精神对话。

红色记忆走进益强校园 一条红领巾跨越半个世纪

11月3日,在福田区益强小学,越战老兵肖斌走上讲台,用朴素言语讲述战火岁月。从雨林阵地到战友情谊,他将曾经的生死与担当化为可触可感的真实记忆。

“当年和你们一样大,我们没有这样明亮的教室,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变——红领巾。”肖班长问道,“你们知道它为什么是红色的吗?”

三年级学生黄意雯听后认真地说:“肖爷爷说红领巾是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以后要更加珍惜它。”

宣讲中,学生代表为老兵佩戴红领巾,孩子们庄严举起少先队礼——红领巾与老兵臂章在光影中交叠,形成跨越半世纪的对望。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课程,而是一场“活的历史课”。

益强小学负责人表示:“孩子们从英雄身上看到信念的力量,这一堂课比书本更生动。”

这一活动也是沙头街道推动“思政落在站上”的生动实践,通过发挥退役军人精神感召作用,筑牢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根基。

红色精神润泽滨河校园 英雄楷模点燃少年之志

11月4日下午,在罗湖区滨河小学,退役军人何成保老班长带来一堂主题为“红色精神润童心、薪火相传励前行”的校园宣讲课。

宣讲现场,国歌响起,少先队员为老班长佩戴红领巾并敬礼,表达由衷敬意。何班长从南湖红船讲到井冈星火,再讲到共和国的诞生与深圳的崛起——历史被娓娓道来,精神在言语间传递。

“幸福不是自然拥有,而是无数英雄换来的。”何老兵说,“你们要把热爱祖国写进行动里。”

学生们目光专注,掌声一次次响起。宣讲结束后,二(4)班班长郑乐伊献上鲜花,学校向何班长授予“授课纪念证书”,何班长则回赠亲笔著作,希望“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滨河小学方面表示:“让英雄走进校园,就是让信仰走进孩子的生命中。”

沙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校园宣讲外,街道还打造了“老兵书画社”“红星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阵地,未来将推动红色教育 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构建全链条、多层次、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雷海燕

(作者:雷海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