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IP“飞”入都市圈!新洲河畔“琵鹭派对”点亮滨水生活

吴欣
11-04 21:55
摘要

生态IP“飞”入都市圈!新洲河畔“琵鹭派对”点亮滨水生活

在深圳,黑脸琵鹭历来是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明星访客”。如今,这一承载湾区生态温度的“五福”生态家族成员,正从湿地滩涂“飞”到新洲河畔,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琵鹭邻居”。在第八届福田区琵鹭节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10周年之际,福保街道依托新洲河滨水生态廊道,创新推出“漫步新洲河,你好,我的琵鹭邻居!”亲子打卡活动,以“IP+”融合模式,让生态保护理念扎根都市肌理,让滨水空间成为连接自然与生活的民生舞台。

生态IP,从自然保护区飞入都市河畔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新洲河与深圳河交汇处的入海口,西接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邻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是两个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联通生态廊道。这里以亚热带海湾红树林湿地为主要风景特征,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

“以前总带孩子去红树林看琵鹭,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的河边就能参加主题活动,福田的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带着孩子打卡的福保居民李女士感慨道。如今,生态保护的理念正从自然保护区延伸至都市内的河畔。经持续治理,新洲河水质已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碧波映红树、鱼游浅滩的景致,使其跻身福田“网红滨水空间”,也成为生态IP融入城市生活的生动体现。

沉浸式体验,打造全链条生态教育课堂

这场亲子打卡活动以“认知—共情—探索—共鸣”为脉络,将生态教育融入沉浸式体验,构建起多维度生态教育场景。首站“在新洲碧水云桥设置“琵鹭神奇身份证”科普展板,系统介绍“黑脸琵鹭”的命名缘由及保护级别,科普展板前,家长指着图文给孩子讲解:“黑琵琶似的嘴巴是它的标志,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沿河岸前行至创意打卡点,现场配备琵鹭主题手牌、生态知识问答牌等道具。孩子们举着琵鹭手牌与家长合影,社交平台上“和琵鹭邻居约会”的分享刷屏,亲子互动让生态共鸣悄然萌发。“生态侦探”环节中,孩子们运用望远镜沿河畔实地探寻鸟类踪迹,识别新洲河常见水鸟,亲身体验身边生物多样性。

傍晚,“琵鹭音乐会”邀请专业乐团及歌手演绎自然生态主题乐章,让悠扬旋律与潺潺水声交织,为现场市民带来一场独特的河岸视听体验。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赛龙舟、河畔浪漫夜、碧水云桥奇妙Ye、“月满新洲・礼赞华诞”月亮打卡等13场大中小型活动在新洲碧道轮番上演,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持续的优质活动供给,不仅让水岸人气节节攀升,更夯实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滨水文化品牌。

“IP+商圈”融合,把生态流量变成商圈增量

这场“琵鹭派对”,不仅是一次生态科普活动,更是福保街道践行“文旅商融合发展”理念,以生态IP激活城市空间价值的鲜活实践。通过将黑脸琵鹭生态IP与滨水空间、周边商圈深度绑定,不仅将生态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人气,更创造出“生态教育+艺术体验+亲子互动”的复合型消费场景,突破传统商圈的单一购物属性。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在商圈平均停留时间超3小时,餐饮、休闲等衍生消费占比达总消费的60%以上,为周边商户注入强劲活力。

近年来,福保街道持续深耕“IP+商圈”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今年端午节期间举办的粤港澳龙舟邀请赛,吸引7.2万人次现场观赛、超260万人次云端同步观看;中秋佳节,新洲河畔推出的“月满新洲・礼赞华诞”月亮打卡活动,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增长30%;10月,新洲河畔启幕的“电竞赛事+数创市集”活动为阳基商圈带来60 % 的客流量增幅。

未来,福保街道将持续深化生态IP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实践,让新洲河畔真正成为常聚常新的城市会客厅、消费引力场与民生幸福圈,以“河润城兴”的生动实践,诠释生态与发展共生的城市治理智慧,助力福田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美好生活中心。

晶报记者 吴欣 通讯员 陈婷 刘特迅 郑涵 受访方供图

(作者:吴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