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老了,反而登上了社区舞台!这学期在老龄大学的学习,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少年时代,每天都有新期待。”年近七旬的张阿姨的心声,正是龙华街道众多银龄“大学生”的生动写照。
近日,随着松和、龙园、三联等社区长青老龄大学课程开课,一场场精彩的成果展示活动,生动勾勒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图景,为“文化养老”这一创新实践写下温暖注脚。
在松和社区,合唱、手势舞、舞蹈、形体、皮影戏五大课程百花齐放,吸引了近百名学员热情参与。合唱班以《我把故乡比苏杭》的悠扬歌声抒发家国情怀;手势舞班用指尖艺术演绎《国家》,传递“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意蕴;舞蹈班则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中,舞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具特色的皮影戏班,更是将红色经典《王二小》搬上光影幕布,让学员在非遗传承中重温历史。
龙园社区的成果展同样热闹非凡。62名银龄“大学生”走出课堂,在花园新村广场上秀出才艺。活力四射的健身操、优雅动人的交谊舞轮番上阵,而书法班一幅幅笔力遒劲的作品,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展现了长者深厚的艺术修养。“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像大学生一样上课、展示,生活充实多了!”一位手持结业证书的阿姨高兴地表示。
文化养老的魅力,不仅在于技能的习得,更在于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三联社区长青老龄大学书法课程中,学员手握毛笔反复练习,遇到困惑时主动向老师请教,或与同伴交流心得。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专注描摹中,长者不仅掌握了书写技巧,更在汉字的结构之美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丰盈。
学员从舞台上的光彩夺目,到课堂里的潜心钻研,龙华街道各社区的长青老龄大学正持续为银龄群体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广阔平台,让文化养老的暖流,滋养着每一位长者的幸福晚年。
深圳晚报记者 曾虹 通讯员 吴红婷 曾丽 黄少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