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非遗新打开方式!沙井齐善素食公益活动,让传承“活”起来

11-03 20:45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林沈 文/图


日前,以“有味・有艺・有传承”为主题的齐善素食非遗公益文化活动在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活动聚焦宝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善素食制作技艺”,由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体)主办,宝安区文化馆沙井街道分馆、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协同联动,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专业承办,旨在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素食文化魅力,推动非遗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活态传承。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以“宣讲+体验+品鉴”的多元形式,让非遗文化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在宣讲环节,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工作人员结合沙井本土文化特色,系统梳理非遗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当代价值,通过鲜活案例与通俗表达,让现场群众深刻体会到沙井非遗的独特魅力与传承责任,强化了大家的保护意识。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有味”篇章中,拥有百年历史的“齐善素食制作技艺”尽显风采。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李军现场展示了从选料到成品的完整工艺流程,纯素食材经精湛手工、创意造型与独特调味,变身色香味形俱佳的素食珍品。市民们在品尝经典素食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品味到背后蕴含的匠心精神与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纷纷点赞传统技艺的精妙。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有艺”互动环节人气高涨,“小素鱼”手工制作体验成为全场焦点。在李军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亲身尝试食材搭配、模具操作等基础技艺,真切感受到传统手艺的精妙与不易。手工制作区、品鉴区排起长队,大家踊跃参与、相互交流,现场氛围热烈融洽,这种“可学、可玩、可体验”的模式,打破了非遗“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让其成为人人可参与、可分享的“活”文化。


“有传承”是活动的核心。现场工作人员主动搭建桥梁,协助传承人与群众深入交流,让大家近距离聆听技艺心得,感受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热情。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作为系列公益文化活动的开端,本次活动是沙井街道深耕文化惠民工作的生动缩影,更是将非遗保护融入现代生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一直以来,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始终将非遗传承与群众文化服务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传播模式。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培育并宣传更多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与发展潜力的本土优秀企业,通过非遗体验课坊、文化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让非遗传承更具活力、更接地气,构建长效助力机制。此次活动成功探索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让本土优秀技艺与企业品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有效路径,为非遗技艺与本土企业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也为沙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增添了新动能,助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