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登顶者共话“向上”精神!2025不止于攀登峰会探索新答案

林炜航
11-02 20:41
摘要

当珠峰传奇邂逅特区故事,深圳正在重新定义——何为向上,何以共生。

当户外“奥斯卡”金犀牛奖翻越南岭,当珠峰传奇邂逅特区故事,深圳正在重新定义——何为向上,何以共生。

112日,深圳大梅沙生物圈三号,超过百名珠峰登顶者参加的贝欧宝·2025不止于攀登峰会落下帷幕。当金犀牛奖带着北方的风雪记忆南下,当珠峰顶的旗云与深圳大梅沙的海风交汇,这座以“速度”闻名的年轻城市,用一场两天一夜的峰会,向时代递出了关于“向上”的新答案。

珠峰演讲:海拔之上,更有精神的海拔

本届大会由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与深石集团联合主办,贝欧宝独家冠名。大会以多元体验打破专业壁垒:民间攀登主题展中,老照片与登山手记娓娓道来深圳人的山野记忆;凯乐石展厅里,从轻量化羽绒服到自主研制的登山氧气系统,呈现“中国制造”攀登8848米的硬核底气;《库库奇卡》等户外影片则带观众走进“人与山对话”的永恒现场。

在珠峰演讲环节,9位登顶者以十五分钟的真诚讲述,展开一幅由生命经验织就的攀登图景。

β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严慧倩通过科学训练实现“无损攀登”,作为家乡文旅大使,她坚信:“困住我们的牢笼,其实从未上锁。”中国滑翔伞飞跃珠峰第一人木子说:“我将继续飞向更多山峰,追寻那份辽阔与纯粹。”尹云锋在35岁登顶后感慨:“从此山不再仰止,我也不再畏惧生活中的其他高峰。”

岁隆氧气总经理马啸的发问掷地有声:“为什么中国登山者用的氧气,不能是中国造?”从慕士塔格峰到珠峰,再到走出国门的玛纳斯鲁峰,他与团队完成从依赖进口到“珠峰级验证”的突破。正如深圳从“三来一补”到“硬核创新”的转型之路。

巅峰论坛:当“最强大脑”对话8848

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攀登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向上”真谛的巅峰对话。万科集团及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远征探索创始人曲向东、奥运冠军高敏、贝欧宝创始人马恩多、凯乐石创始人钟承湛,他们用各自的生命实践共同诠释:攀登是从挑战自我到淬炼品格的蜕变,是从丈量山川到觉醒生命的升华。

在这场跨界对话中,攀登被重新定义——它早已超越运动边界,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人生修行。

论坛现场,王石携手现场企业家们和珠峰登顶者们发起“山海共生”倡议,提出构建融合人文艺术、健康生活与可持续社区三大板块的“山海共生季”生态体系。

未来180天,近二十项覆盖“海、陆、空”的低碳赛事与绿色活动将以大梅沙为起点陆续展开,用艺术唤醒生态感知,用运动激活绿色生态,用商业构建共生生态,形成一场贯穿三季、融入自然的可持续生活实践,共同推动可持续理念从倡议走向行动,从企业责任延伸至公众参与。

深圳回答:攀登之上的城市哲学

深圳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的千分之七,但是却有全国10%的珠峰登顶者。为什么是深圳?答案深植于这座城市的基因。

深圳的平均年龄33岁,有着“敢闯敢试”的勇气;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迭代,本身即是一部城市攀登史诗;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胸襟,让每个怀揣攀登梦的普通人皆有绽放的舞台。

从两天盛会到半年的生态实践,从登山者的“高度叙事”到普通人的“心灵对话”,深圳正成为每个人探索生命可能的起点。真正的巅峰,不是站立的高度,而是守护的深度;不是一个人的登顶,而是一代人的传承。

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曹峻表示:“我们构建的不仅是赛事,更是完整的户外生态系统——让更多人走进山野,让中国攀登的标准走向世界。”

深圳晚报记者 林炜航

(作者:林炜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