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深圳出版集团、河源市委宣传部、河源市文广旅体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深圳读书月“走进河源”暨河源市第二届读书月活动,于11月1日正式启动,并将持续至12月中旬。本次活动以“书香连深河·阅读助振兴”为主题,按照“1+6+N”活动框架,推出超100场特色活动,以多元阅读形式架起深河文化桥梁,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协作机制深化:从单向输入到双向共生的“深河样本”
去年以来,在深河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河源首届读书月活动成功举办,有效整合了深河两地优质资源,构建了“1+6+N”活动体系,当年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近200场,惠及群众超34.8万人次,为河源市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滋养。
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在文化领域的标志性活动,本届读书月在2024年首届协作基础上,实现了机制效能与资源整合的全面升级。进一步强化“指挥部统筹+企业赋能+政企联动”的协作深度。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加大专业资源投入力度,与河源市图书馆、岭南书院・河源槎江书院等本土机构形成了“阅读联盟”,将深圳读书月25年的成熟运营经验与河源客家文化特色进行更精准的融合对接。
“这不是协作框架的重构,而是资源对接与服务效能的提升”。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读书月的“名家领读”“云端智读”等成熟IP,与河源“槎江大讲堂”“非遗技艺课堂”等本土品牌的结合更紧密,例如深圳出版集团特别安排风筝传承人到河源开展非遗技艺手工坊,让深圳特色非遗资源更精准地融入河源阅读场景,实现“特区经验本土化、本土资源精品化”的双向赋能。这种“深耕式”协作模式,正是深河对口帮扶从“协同联动”到“效能升级”的生动实践,为全省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活动形式创新:阅读从“平面”走向“立体”
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界限,本届读书月以多元创新形式重构阅读体验。在启动仪式现场,图书馆门前广场将变身“书香集市”,集中呈现花艺体验、中医悦读、古法造纸、漆扇制作等15项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市民可亲手制作非遗手作、参与投壶雅戏,在互动中感受“可触摸的阅读”。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编导的绘本“交・享・阅”《最美的遇见》——致敬阅读推广人,在这次活动启动仪式上,由深河两地图书馆馆员、阅读推广人与小读者联袂展演。阅读,本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最美的遇见”,它让陌生的心灵在字里行间相逢,让智慧的火花在翻书声中碰撞;此次展演以绘本“交・享・阅”为形式,融合音乐、舞蹈、朗诵等多元艺术元素,既是对所有阅读推广人无私奉献的致敬,更是深河两地以书为桥、同心同行的生动写照。更令人期待的是,剧目结尾篇章,歌曲《和你一样》将奏响,悠扬旋律诉说深河帮扶的深厚情谊,让现场观众在歌声与故事里,切实感受阅读的力量与协作的温暖。
数字化创新同样成为亮点。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我爱云共读”及海量数字资源,通过“人人阅”系统,推出线上读书会,读者可通过手机端参与深河两地同步共读,实时交流阅读心得。针对乡村读者,活动特别升级“行走的图书馆”项目,配备4G网络的深河指挥部捐赠的流动图书车搭载常态化更新2000册新书及数字阅读设备,深入河源市五县一区的乡镇,实现“山区读者与特区公共文化资源零距离”。

服务场景全覆盖:构建“全龄段、全时空”阅读生态
据介绍,以“六大主题板块”为支撑,本届读书月构建起覆盖全人群的阅读服务体系。“名家领读”板块将邀请于丹教授等多位文化名家莅临河源,开展“传统文化”“阅读与生活美学”等主题讲座,其中个别活动将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分会场”形式下沉至县区图书馆;“童年趣读”板块专为青少年设计,包括“我最喜爱的童书”评选、绘本故事会等20场活动,联动57所中小学打造“馆校共享图书”阅读基地。
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活动推出精准化服务:面向老年人开设“智能阅读科普课”,由图书馆志愿者手把手教学数字阅读技能;联合康复中心开展“声动阅读”活动,通过盲文书籍与有声读物服务残障读者。“无论是三岁孩童还是八旬老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群众,都能在读书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河源市图书馆副馆长邓丽萍表示,这正是对“全民阅读”理念的生动诠释。
文旅深度融合:让书香成为河源“文化名片”
依托河源特色资源,本届读书月创新联动深河两地图书馆,精心策划“行走的阅读”研学活动,打造特色研学路线,推动阅读与文旅、生态、产业深度融合,让书香在行走中传递。
研学路线聚焦生态之美,组织深河学子环绕万绿湖这一世界级生态湖泊,在波光粼粼的湖畔品读生态保护故事——学子们将手持生态主题书籍,在专业向导带领下沿湖探访,了解万绿湖生态保护历程,记录湖水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在自然实景中感悟绿色发展理念,让生态保护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研学路线还着眼创新之力,带领学子走进深河科技园,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探寻科技创新密码:通过参观智能生产线、聆听科技企业负责人分享,了解深河产业协作背景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记录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故事,在实地观察中感受“科技赋能产业”的力量,聆听深河两地产业协作的心声。
这条特色研学路线将阅读从书本延伸到实景,让万绿湖的生态之美与科技园的创新之力,在学子们的研学笔记与交流分享中深度交融、碰撞出智慧火花,既丰富了阅读体验,也让学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深河协作的成果。

长效赋能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作为活动的核心目标,“阅读助振兴”理念贯穿全程并落地为具体实践。在人才培育方面,继续开展“少儿阅读推广人计划”,由深圳阅读推广人协会、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专家在广东省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班的基础上,结合河源实际开展专题培训,培育本土阅读骨干,构建“可持续的乡村阅读生态”。
“阅读不仅能丰富精神世界,更能培育发展思维。”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读书月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河源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持久动力。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通讯员 陈殷 桑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