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创新开展 “红色研学” 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历史纪念馆,让红色热土成为铸魂育人的生动课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该校党员教师与优秀学生代表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探寻之旅。馆内 300 余件珍贵文物宛如沉默的 “历史教师” 诉说着烽火岁月。在英雄前辈使用过的望远镜前,学生们仔细观察推测其在沙鱼涌激战中的损毁历程,真切感受战火硝烟与先辈的无畏精神。这种体验,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师生们通过观察细节、研读史料、交流推理,在跨越时空对话中,深刻感悟东江纵队孤悬敌后、艰苦抗战的峥嵘岁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常在历史的宏大面前感到渺小,但东纵历史告诉我们,伟大由无数‘渺小’凝聚而成。” 一名学生感慨道。另一位同学则表示:“课本上的烽火岁月走到眼前,先烈们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担当深深震撼了我。” 这堂 “行走的思政课” 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凝聚起坚定的信仰力量,成为学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 “党建带团建” 机制、培育青年政治火种的关键实践。

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思政育人共同体,系统整合本土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要素,打造 “大思政 + 高技能” 特色育人模式。2024 年以来,该校与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共建 “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陆续开展东江纵队历史 “行走的党史课”“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与 “改革开放史” 图片展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创新创业代表人物孙磊分享人生感悟,组织学生赴飞亚达计时文化中心开展工匠精神研学,全校师生共上 “阅兵旋律与节奏共鸣” 音乐主题思政课,构建起多元化的特色思政实践体系。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搭建起回望历史与精神传承的桥梁,是学校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 “三全育人” 体系的重要举措。活动将红色基因、改革历程与产业脉动深度融合,让 “特区精神” 成为立德树人生动载体,推动 “技能报国” 理念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郭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