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坐不住、喜欢打扰别人
写作业总走神、懒惰
“不合群”“不自律”
这是不是
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
随着大家的“网速”越来越快
不少网友开始将自家娃
“对号入座”
孩子的这些毛病
是因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还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呢?
其实,这二者都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两种情况症状常重叠,甚至可能同时出现,很容易搞混。
但它们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显著差异。
什么是ADHD?
▽
ADHD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简称,它的核心表现有两类:
- 注意力不集中 
- 多动/冲动 
即大家常说的“多动症”。
什么是阿斯伯格?
▽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自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发布后,已被归为孤独谱系障碍。
与典型孤独症一样的是,二者核心表现均为社交沟通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症状。
但是,它和典型孤独症有明显差异,且学界对分类仍有争议,所以“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在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主要的差异包括:
✎ 语言能力
AS的孩子语言发展几乎正常,在某些擅长或感兴趣的话题甚至能侃侃而谈,但“语用”差(*语用:不会根据场合调整说话方式,比如跟长辈聊天像跟同龄人开玩笑,或聊起爱好就停不下来,没注意别人想不想听)。
✎ 智力水平
大多数AS孩子智力正常(韦氏智力测验总智商>80分),少部分甚至超常,因此阿斯伯格综合征也有“天才病”的说法。
✎ 社交意愿
AS孩子有较强的社交愿望,但缺乏社交技巧,如不会察言观色、听不懂言外之意、固执己见等,常用不恰当的方式与人社交,招人厌烦。
为什么二者容易搞混?
▽
在临床中,很多AS孩子一开始会被误以为是ADHD,主要有3个原因:
① 高共患率:AS和ADHD常“结伴出现”,即一个孩子同时被诊断多动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共患率达48.7%。
② 症状不典型:AS的核心症状(社交障碍、狭隘兴趣)没有典型孤独症那样典型,家长容易忽略。
③ 学龄期“显眼”表现:孩子上学后,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比如上课跑下座位),家长就诊时往往先围绕这些“像ADHD”的表现描述,反而漏掉了社交、兴趣方面的问题。
一张表分清阿斯伯格综合征
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点击放大即可保存↓

一定要记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可能同时存在。
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别只一味对号入座,还是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全面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结合专业评估,才能给出明确诊断。
只有找对问题根源,后续的干预和引导才能更精准、更有效~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