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作为中国设计界的一大盛事和深圳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本次设计周的主题为“设计让经典绽放”。2025深圳设计周在“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正式启动。开幕式突破传统,以城市公共空间快闪“设计特快”地铁活动拉开帷幕。设计师嘉宾从多个设计创意地登上专属“设计特快”列车,最终汇聚岗厦北“深圳之眼”地铁站参与开幕,体现了将日常通勤线转为灵感迸发带、让设计普惠于民的办会理念。

在开幕式上,主持人介绍本次设计周之所以选在交通枢纽岗厦北开幕,“它不仅是一扇望向城市的窗,更是跨越时空的一座桥梁。”深圳之眼的设计是用一种当代的建筑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传统与现代互相交融的视觉效果,与深圳设计周的内在精神相似,将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现代技术创新耕织在一起。
而在“深圳之眼”岗厦北也与本次设计周主海报主视觉的设计思想相呼应,主海报主视觉采用了“藻井”这一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意象,它承载着古人对“天”的想象与哲思。主视觉设计以最简洁的几何图形概括这一意象,融合了包豪斯与当代设计语言,直观呈现“设计,让经典绽放”的主题。渐变色象征着科技之光,电光蓝、霓虹紫与金属感的鲜艳配色,传递深圳年轻、科技与活力,共同构筑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视觉能量。
“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总体设计师郄雪刚表示,所有的设计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以人为本”。地铁站每天有近40万的客流量,具有先天的亲民性。在这里举办设计周,通过“深圳之眼”让大家看到更多优秀的设计,同时将设计背后的深圳创新精神和创新基因传达到社会各界。
郄雪刚表示,“地铁车站不只是地铁,而是以地铁建设为契机,把城市的道路、立交桥、商场、公园等变成城市综合体,通过地下的连接连通了整个深圳中心区近200多万平米的地下商业,形成一个立体的城市。通过地铁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发展,这是设计的力量,是深圳创新的特有力量。”

在开幕式现场,许多在地铁站来往的市民停下脚步观看。一位正打算去拜访客户的市民在2025深圳设计周活动总览展板前驻足,“感觉设计周与我们的生活更近了,这次在地铁站里能看到开幕式,也能了解到一些与设计周的相关的活动,还有不少自己感兴趣的,比如11月有深圳光影艺术季。”
深圳是联合国授予的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自2017年首届深圳设计周惊艳亮相以来,深圳持续推动设计周的高质量发展和品牌焕新,致力于将设计周打造成为推动深圳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深圳设计周为期10天,主要活动为开幕式暨“设计特快”地铁快闪、全球设计师大会与“设计之都”圆桌对话以及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颁奖典礼等。此外,还有数十场覆盖全年的创意设计活动。
开幕式的当晚,在深圳广电集团举行了2025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暨第六届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的颁奖典礼。今年,“鲲鹏奖”全面焕新,聚焦设计赋能城市与产业,精简奖项设置,总奖金高达400万元人民币。据悉,本届“鲲鹏奖”共收到5228件作品报名参赛,作品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首次新增“行业命题”板块,紧密对接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如服装、家具、黄金珠宝等,以及“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如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同时,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农公益项目。
每年的设计周都是深圳的创意聚会,而设计周的存在旨在为设计产业打造一个国际化、跨门类的专业平台,以促进设计品牌推⼴、设计成果展示、设计产品交易、设计资源集聚融合、国际设计文化信息交流、以及设计思维与理念的推广。深圳设计周是一个属于全市的文化节日,每年在这个时间段,都有形式多样的活动依次在城市各个区域展开。2025深圳设计周以“一展一奖一旬一城”为主线,整合全域、全年、全行业设计资源,并与深圳湾文化广场开馆形成联动,共同营造全城设计盛事氛围。

今年设计周的各区分会场早已拉开帷幕。南山分会场万科云城设计公社“艺术无定义”系列活动陆续展开,本届设计周充分融入数字艺术展、家居生活展、艺术装置打卡、文创市集与艺术创作手工坊等五大类型活动中,为专业人士与公众构建了多维度的沉浸式创意体验场域,点燃2025深圳设计周的城市共创热情。
《臆浸之外·光合数境》数字艺术展于10月17日正式开幕,展期将持续至11月30日,并向公众免费开放。万科云城设计公社与园区企业COOBBY特邀「明天雕塑奖年度大奖」艺术家王浩联合打造本次展览,以雕塑、数字媒介与装置艺术为载体,展开一场关于“光与影”的哲学思辨与维度实验。
第二届设计公社艺术生活周同期举行,本届生活周重磅推出了“设计周打卡地图”,由万科云城设计公社联袂园区内14家知名家居馆与生活馆共同呈现,旨在引导市民于日常场景中发现艺术。在10月17日至18日两天内,市集吸引了逾千名顾客驻足流连,成为创意交流与同好结识的活跃平台。10月18日举办的“自然与设计”主题手工坊,则通过指导参与者将旧衣物改造为布艺花朵,生动传递了绿色循环的生态设计理念。本次万科云城设计公社“艺术无定义”系列活动,成功联动园区内外十余家企业、三十余位创作者与众多特色品牌,借助深圳设计周这一高能级平台,有效凝聚了跨领域的创意力量。
10月24日,作为2025深圳设计周的重要品牌活动,“即时即地——新媒体艺术展”在深圳华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以一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思辨盛宴,响应《深圳市“设计之都”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展现深圳在全球化数字语境下的先锋探索与文化担当。展览如同一座精心构建的“数字虹桥”,以“人工智能-智绘生态”“人工智能-记忆再现”“人工智能-数据仿生”和“人工智能-城市脉动”四大主题为经纬,铺开一幅从微观生命到宏观社会、从个体情感到集体记忆的全景图卷。
在这里,观众既能邂逅《DYSNOPIA》中沉浸的深海幽蓝,也能感受《虚拟蝴蝶》绚丽的生成光谱,还能在《回到北方》的VR迷雾中体验怀旧与疏离。每一步,都是理性代码与感性美学的碰撞,全方位探索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认知、情感与世界。
在开幕式上,首次发布《设计之都蓝皮书——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该书作为“设计之都蓝皮书”的首部报告,通过“总报告”“专题篇”“特色实践篇”“国际案例”等部分,为全球城市探索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协同路径,提供中国视角、深圳视角的知识支撑。报告内容不仅呈现了“设计+产业”“设计+治理”“设计+生活”等多元价值维度,更展望设计如何塑造城市未来生态,系统梳理了全球主要设计城市的演进逻辑与发展经验。让设计周为城市赋能,让大家到深圳这座“未来之城”看未来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