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张博 杨睿娟 杨慧/文 记者 李立治/图
“我早上六点多就起床了,七点半就到了签约现场!”“这一刻,我们等了十几年了,非常期待搬新家!”10月26日,光明街道果林村搬迁项目启动签约,村民们为了早签约,纷纷起了个大早,兴高采烈地来到项目现场指挥部登记、排队候签。截至当天晚上9时,最终完成签约120户,签约率近六成;权属申报累计188户,完成率超九成。

被搬迁人在签约后为现场工作组赠送锦旗。
谋划新蓝图,开创新局面。果林村搬迁项目关系果林村208户家庭的幸福,是光明区在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背景下,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部署的具体实践。
回应民生关切,全力破解果林村“三难”问题
果林村位于光明街道迳口社区,毗邻光明中心区。村内建筑瓦房居多,不少已年久失修、破旧漏水,燃气、排水等基础设施系统缺失。村西面紧邻广深港高速铁路,赣深铁路从村内穿过。

项目现场指挥部。
同时,由于果林村范围85%以上土地处于生态控制线内,村民无法通过重建或改建等方式改善经济、生活环境,政府也较难实施大规模的改造工程。与周边的繁华景象相比,果林村存在“生活难、住房难、发展难”问题。
为回应民生关切,深入推动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光明区全面评估并论证了实施果林村搬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今年7月,光明区委、区政府在补偿政策上给予该项目强大支撑,明确了搬迁基调。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全程指导,区有关部门协同支持,光明街道积极发挥主阵地作用,共同推动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部署,光明街道于9月22日召开项目动员会,随后一周内推动项目权属申报超八成。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现场指挥部临时党总支,搭建“7+8+8”工作体系,组成194人的专业化队伍,坚持“一个方案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全程做到“政策、标准、口径”三统一,深入讲政策、听民声、解难题,获得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被搬迁人在排队区有序领取号码牌。
村民纷纷提前到场候签 开心搭上光明科学城发展“快车”
一边是建设如火如荼、面貌日新月异的光明中心区、光明科学城,一边是破旧落后的果林村,两相对比,果林村显得十分落寞。如今,这一困局正逐步被打破,一去不复返。
“我们夫妻俩早上六点多就起床了,七点多就到了现场。这一刻,我们等了十几年了!”完成签约后,果林村村民李先生夫妇表示,他们现在住的是瓦房,低矮潮湿,非常感谢政府启动这次搬迁,一家人终于可以住上新房。
“我想为工作人员点个赞!他们热情、细心、专业!”果林村村民彭先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自己原住村民身份等佐证材料已经不齐全,工作人员多次协助他到股份公司、前工作单位等调取、补充证明材料,最终让他合理化享受到了政策指标。
“果林村终于搭上光明科学城这趟‘快车’,太开心了!以后会常回来光明看看!”已经移居南山区的蔡先生完成签约后激动地说。他表示,工作人员很用心,帮他核查确认了一块原本被龙眼树挡住的小面积房屋,让他争取到了应得的利益。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签约,截至当晚9时,累计签约120户,签约率近六成;权属申报累计188户,完成率超九成。
项目概况
实施范围约6.25万平方米,永久性建筑234栋,涉及被搬迁人208户
签约数据
首日累计签约120户,完成率近六成;权属申报累计188户,完成率超九成
短评
绘就城区发展与民生关切的温暖画卷
鲜花,笑脸,热闹非凡。这样一幅喜气洋洋的画面,于10月26日在果林村搬迁项目现场指挥部上演。果林村村民“搬新家、住新房”的愿望,正在加速实现。
这背后,离不开光明区委、区政府的高瞻远瞩。以建设光明科学城为宏大叙事,将困扰村民多年的“三难”问题一并破解,体现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执政智慧与决心,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彩一笔。
这背后,离不开光明街道的担当作为。从“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公平公正,到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耐心细致,基层干部用汗水将政策温度精准传递到每位村民心中,赢得了信任与支持,确保了项目高效平稳推进。
最动人的,是村民们溢于言表的喜悦。那“等了十几年”的期盼,终于化为触摸得到的幸福未来。他们不仅即将告别破旧瓦房,更搭上了光明科学城发展的快车,共享城市进步的成果。
该项目的实施推进,不仅圆了果林村村民翘首以盼的“新居梦”,更是乡村振兴民生幸福项目的新标杆。期待果林村村民早日搬新家,开启崭新的幸福生活!
光明新闻评论员 黄国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