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高的楼梯“飞”下,逼得周围市民紧急避让;在商圈、公园、地铁站中加速骑行,未戴护具冲下楼梯……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学生骑车在公共场所频频“炫技”“刷楼梯”玩速降的视频,引发市民广泛关注。
图源网络。
据了解,速降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下坡骑行为核心的山地车竞技项目。其竞赛规则要求选手从山顶骑行至山脚,以个人计时赛形式决出胜负。近年来,该运动衍生出城市速降赛这一新型竞赛形式,比赛场地也从山地环境延展到城市中。目前速降项目并不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据央广网报道,随着速降运动的日渐发展,在203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奥运会上,速降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记者注意到,在深圳,速降运动同样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众多青少年追赶潮流,在公共场所玩速降“炫技”埋下安全隐患,也让广大市民对这项运动产生担忧。速降运动如何在城市中规范发展?近日,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多方走访,了解情况。
有楼梯就可以玩?
深圳多个公共场所现“速降少年”
在社交平台上,以“刷楼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能看到不少深圳学生在公共场所“炫技”的视频。视频中,穿着校服的学生们骑着自行车,从商场、地铁站、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楼梯上腾空跃起,横冲直撞,十分惊险。而在视频评论区,还有不少诸如“好酷”“太帅了”等的留言。
在市民中心有学生正在“刷楼梯”。记者 龚俊杰/摄
根据“速降少年”们的定位,记者前往多个“刷楼梯”常见地点进行走访。10月15日晚,在市民中心附近的空地上,记者发现有四名身穿校服的学生正在练习速降技巧。10岁的王同学(化名)告诉记者,他是通过看电视了解到速降自行车,“觉得好酷,好刺激。”王同学表示,真正接触这项运动以后才发现,他所在的福田区附近没有正规的训练场地,因此,他和同学们偶尔来市民中心“刷楼梯”。
“因为这里的楼梯长度和坡度比较适合练习基础的速降动作,且周边比较空旷。”王同学表示,但因为也不是正式的练习场地,所以还是会造成不小心撞到行人的情况。“前段时间我就撞到过人,还赔了3000块钱。”王同学坦言。但当记者问到是否会选择寻找专业教练培训时,王同学连连摇头:“在网上看视频就够了。”
位于福田区华强北片区的中航城君尚购物中心,曾是“速降少年”们最喜爱的“炫技”地点。这里楼梯较多,层层落差符合“刷楼梯”的需求。然而,记者日前走访时发现,该购物中心广场的楼梯均已进行围挡。
中航城君尚购物中心的楼梯均已进行围挡。记者 高灵灵/摄
“之前这里有人骑车‘飞’下来撞到人,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天全部围起来了。”正带孩子在该购物中心广场上游玩的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她表示,自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此前确实有许多学生晚上会在此处玩自行车,在她看来,这样的行为十分危险。“他们要玩就应该去没人的地方,公共场所横冲直撞,万一出了事谁来负责?”
如何从随意走向规范?
专业选手:期待给速降运动更多发展空间
“从车友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要自己建立良好的秩序,要有安全意识。运动的初衷是强身健体,如果因为速降导致其他人士受伤,大家可能也会戴上有色眼镜看我们这个群体。”谈及部分青少年在公共场所“刷楼梯”,速降中国国家队队员、深圳龙津中学高三学生冼嘉朗表示。
冼嘉朗(右一)在亚锦赛上为中国队捧回一枚铜牌。
今年5月,冼嘉朗凭借优异的表现,在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上创下中国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从亚锦赛凯旋后,在学校以及车队的支持下,冼嘉朗自发组织,在龙津中学校内举办了一场“校园自行车速降嘉年华”。这一举动,引发众多速降运动爱好者关注,也让更多同学了解到“速降”这一运动。
冼嘉朗在校园玩自行车 图源 / 深圳教育
龙津中学举办的全国首场校园山地自行车速降嘉年华现场图。图源龙津中学公众号
“所有的山地车速降比赛,他们的主力军一定就是青少年群体。之所以想在学校里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推广普及速降运动,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在学校里发掘一些对这个运动有兴趣的同学,如果未来山地车速降真的纳入奥运会,这对发展速降运动的后备力量也是很有利的。”冼嘉朗提到。
对于深圳速降运动的发展,深圳市自行车速降运动协会会长杨东升有着更深刻的感受。杨东升自2008年开始玩山地自行车速降,从强身健体到爱好,从业余选手到参加专业赛事,再到与好友共同组建深圳飞锐车队,带领队员在全国赛事中斩获多个奖项,被众多速降爱好者亲切地称为“教授”。作为深圳乃至全国较早接触速降的“老炮”,他认为,深圳的速降运动仍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杨东升在山地赛道上骑行。
“最重要的问题是专业速降场地紧缺,不管是入门、训练还是举办赛事,都很难进行。”杨东升说。在他看来,许多青少年盲目在公共场所“刷楼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对速降运动的系统性认知。“他们可能在网上刷到视频,觉得这样很帅,就去尝试了。也正因为对速降运动认知不全,他们可能很容易受伤,一受伤,许多家长更是对速降运动‘敬而远之’。”杨东升说。但实际上,速降运动用的车、穿戴的装备都是有讲究的。过弯、刹车、摇车、飞包这些动作都是需要技巧的,是一步一步练出来的。
杨东升带领小将在山地上训练
他提到,由于没有专业的速降场地,协会目前培养新鲜血液这件事便显得十分难以开展。“孩子们想要玩速降,来到我们协会,我们可以教他们入门和技巧,但是他们没有正规练习的地方。入门可以在自行车公园、在泵道练习,想要进阶只能去其他城市的专业赛道了。”杨东升说,很多想要正规玩速降的青少年,只能在周末几个人包一辆货车,拉上速降山地车到隔壁几个城市的专业速降场地训练。
更让他感到忧心的是,深圳速降运动领域不少人才流向其他城市。“深圳缺场地,但不缺人才,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一批‘老炮’。我们过去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出去比赛都是拿前几名的。但很多都输送到了别的城市,因为那些城市有更完善的训练和赛事保障,他们很多人也都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但是人才目前却无法输送到深圳来。”杨东升说,他身边许多经验丰富的深圳速降选手,也都前往了其他城市担任教练。
“希望未来随着速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深圳可以给速降运动更多的发展空间,完善好相关配套措施。”杨东升表示,“到时候我们可以正规地教他们,把他们往‘正道’上引,从而培养更多速降人才。”
深圳的速降运动未来如何?
市自协:新兴运动项目需要发展时间
如今,深圳正加快打造世界级骑行城市,预计到2035年,深圳将全面建成超1000公里休闲骑行网络。今年以来,深圳又推出多条新的休闲骑行路线,“骑行热”持续升温。据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不完全统计,深圳现有骑行爱好者35万至40万人,且持续扩容。作为山地车竞技活动的一个分支,深圳自行车速降运动未来将如何发展?
“速降运动是一个比较考验选手专业技能和平衡性的高水平竞技项目,从全国层面来看,关于这个项目的政策比较火热,中自协也举办了许多赛事,对这个项目也是鼓励的。”深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介绍,深圳具备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自由式小轮车和竞速小轮车5个大项的竞赛场馆,在举办赛事条件方面已属全国领先。但另一方面,深圳确实还没有标准的自行车速降赛道,速降自行车所需要的山道和训练赛道仍然欠缺。
“因为自行车速降运动还没有正式纳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板块,仍属于民间比较火热的状态。再加上近几年才在国内风靡兴起,配套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都是正常的。”潘勇说。
那么,在专业场地欠缺、没有正规的培训及专项训练之前,深圳青少年应该如何玩速降?潘勇建议,一方面是要做好防护措施,从护甲、头盔到护颈要齐全,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前往专业场地进行训练,避免危及公共安全。“我们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自行车爱好和运动当中,但是也要呼吁大家注重自身安全和其他群体的安全,到安全有保障的山道去进行常态化训练。”
“作为协会,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自行车运动。”提及深圳自行车速降运动的发展,潘勇认为,随着速降运动参与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各界对这项运动项目的日渐了解,速降运动未来会成为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场地配备等也必然会随之发展。
“但这都需要一个过程,相信它的明天会更好。”
本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