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舉行“關愛邊疆,微笑同行——喀什唇齶裂患兒公益診療活動”。來自新疆喀什等地的唇齶裂患者及家屬,成為這次公益活動的特殊嘉賓。在深期間,這些孩子將在港大深圳醫院接受唇齶裂修復手術。一場跨越五千公里的“微笑接力”,為喀什唇齶裂患兒及其家庭開啟了幸福之旅、希望之旅。
喀什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楊艷峰,喀什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劉燕,喀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李敏華、喀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任(深圳援疆)於敬會,深圳市衛生健康委財務處一級調研員侯力群,周大福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陳美華,房角石協會鍾耀堃主席,港大深圳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郭岱琦及唇齶裂醫學團隊參加活動。
跨越5000公里,公益診療點亮希望
喀什的患兒與深圳的緣分緣於一次公益診療活動。2025年8月19日至23日,受喀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邀請,港大深圳醫院唇齶裂多學科團隊跨越五千公里,赴新疆喀什地區開展“關愛邊疆·微笑同行”公益診療專項行動。此次行動經深喀兩地衛健委審批,旨在響應“健康邊疆”戰略、深化深圳援疆工作,切實解決邊疆患兒因交通與經濟條件限制面臨的就醫難題。
港大深圳醫院唇齶裂團隊集結了整形外科、口腔正畸科、言語治療等領域骨幹,以多學科聯合診療優勢,為喀什市患兒提供“篩查-診斷-手術規劃-康復指導”全鏈條服務。經過前期與當地醫院的充分溝通及篩選,並在周大福慈善基金會和房角石協會的公益協助下,最終確定為14組患兒家庭提供醫療支持,5個月大的唇齶裂嬰兒妮哈拉·圖爾蓀江一家,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孩子被診斷為重度唇齶裂時,我又崩潰又自責,四處求醫卻不知方向。”妮哈拉·圖爾蓀江的媽媽回憶說。當從縣醫院得知深圳醫療隊到來的消息後,她立刻帶着孩子前往喀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當聽到專家告知“手術免費,還能去深圳治療”時,她直言“看到了女兒擁有燦爛人生的希望”。
全流程保障,溫暖就醫路
為讓患兒順利接受治療,港大深圳醫院不僅聯合公益機構提供免費手術,還從細節上消除家長的後顧之憂,為患兒及其家長提供一個互相了解舒緩情緒的空間。該院還為唇齶裂患者及家屬舉辦一場病友會,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治療經驗、心理調適方法,減輕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壓力。
活動當天,舉辦了專家講座,來自整形外科、兒科、口腔科、麻醉科、護理部的專家們,不僅現場傳遞科普知識,還進行了答疑解惑。增進患者及家屬對唇齶裂疾病的認識,了解最新治療方法和康復知識。在微笑地圖活動環節,通過傳遞社會關愛,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增強康覆信心。在喀什與深圳之路的地圖上,家長和孩子們紛紛貼上了自己的“笑臉貼紙”,形成一條鋪滿溫暖“愛心”之路。
事實上,這並非港大深圳醫院首次開展此類公益行動。自2015年6月起,醫院已連續舉辦13屆唇齶裂公益診療活動,形成面向全國的公益醫療品牌。截至2025年9月,累計有490多名唇齶裂患兒受益,成功接受唇裂、齶裂、正頜等免費手術,覆蓋深圳、廣東及安徽、內蒙古、四川、新疆等全國多個省份和自治區,最小的受助患兒僅3個多月大,這些患兒在接受手術後重新綻放燦爛笑容,自信投入社會生活。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港大深圳醫院唇齶裂團隊鄒德根教授介紹,醫院自2020年起建立院內唇齶裂顱面多學科診療團隊(MDT),隨着患者群體對語音修復、牙槽骨移植、正頜手術、全面唇鼻部修復重建手術需求日益增長,醫院多學科團隊運用數碼科技等全球前沿技術,在唇齶裂和顱面重塑方面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目前醫院已成功完成全數字化流程3D顱面頜面骨纖維異常增生症整形手術,為大灣區內極罕有病理個案。手術依託高精度三維建模與3D打印技術,實現術前精準規劃、術中導航截骨,徹底矯正顱頜面畸形,恢復咬合與面容對稱。多學科團隊聯合攻堅,標誌該院數字化整形外科邁入國際前沿,為複雜顱頜面病變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我們不僅希望為喀什唇齶裂患者帶去先進的診療技術,更希望通過實際行動,讓患兒及其家庭感受到來自深圳醫療關懷的溫度”。港大深圳醫院副院長郭岱琦介紹,“病人為先”是港大深圳醫院的理念,醫療團隊後續將深化與喀什當地醫院的幫扶合作,推動遠程會診和技術培訓,建立長效援助機制,通過技術指導、經驗分享等方式提升當地醫療水平,讓更多邊疆患兒無需長途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業治療。
喀什市黨組成員、副市長楊艷峰和喀什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劉燕專程陪同患者和家屬來到深圳,副市長楊艷峰表示,這不僅是一次醫療援助,更是愛與希望的傳遞。
深圳市衛健委財務處一級調研員侯力群表示,深圳醫療衛生系統積極響應國家“健康邊疆”戰略,用心服務邊疆群眾健康需求;港大深圳醫院將優質醫療技術與慈善公益深度融合,正是公立醫院踐行公益屬性、彰顯社會責任感的生動體現。
從全流程的就醫保障,再到長效診療體系的搭建,港大深圳醫院攜手公益夥伴,用十餘年的堅持,將“微笑”的種子播撒在祖國各地,有需要的唇齶裂患者可與該院聯繫提供醫療幫扶。
5 個月大的唇齶裂嬰兒妮哈拉・圖爾蓀江,是此次受助患兒中年齡較小的一位,她和家人也成為這場公益行動的直接受益者,赴深治療不僅是一次手術,更是人生重新綻放自信笑容的開始;而這場跨越五千公里的“微笑接力”,也成為深圳援疆工作中溫暖而堅實的一筆。(記者 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