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记者 雷小林 通讯员 刘洁 张嘉欢
近日,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年度市民满意项目名单正式揭晓,光明街道申报的“萤火使者”“V爱之家‘12345’模式”“青少年‘生命故事车’”三项社会心理服务项目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光明街道心理关爱工作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还标志着其在基层心理服务领域树立起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例。
聚焦心理易感青少年群体,“萤火使者”项目创新构建“1+1+N”联动服务模式——以1支专业心理社工团队为核心引领,带动1支青少年志愿者骨干队伍成长,同步组建筛查干预、快闪宣传、入户关爱等多支志愿分队,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多元服务”的闭环体系。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培育120名青少年志愿者,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10场,直接服务青少年6237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918小时,完成心理健康调查问卷4000余份。通过引导青少年从从“问题导向”转向“资源导向”,助力青少年群体实现心理成长,有效扩充心理服务力量,激活基层关爱“神经末梢”。
作为街道心理服务的核心品牌,V爱之家“12345”模式以科学顶层设计为引领,构建起“纵向保障+横向协同”双轨运行机制与“专业人才+组织力量+志愿团队”三位一体人才支撑矩阵,围绕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社区精准发力,全面覆盖个案咨询、心理科普、筛查预警、危机干预、精准帮扶五大服务领域。凭借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项目累计受理线上心理服务8965人次,提供心理咨询5148人次,成功干预心理危机70余宗,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重要奖项20余项,成为基层心理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典范。
针对困境青少年心理需求,“青少年‘生命故事车’”项目创新打造“咖啡+倾听”的特色服务载体。该项目组建50余人的专业服务实践队伍,队员经系统咖啡技能培训与心理倾听技巧指导后,深入6个社区开展巡回服务,以一杯温暖的咖啡为媒介,搭建起倾听心声、疏导情绪的“移动情绪驿站”。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开展社区巡回活动21场次,提供一对一轻咨询服务508人次,覆盖居民2889人次,收集困境青少年及家庭真实故事150余个。数据显示,参与服务的青少年沟通表达能力提升率达70%,居民满意度高达99.98%,用“小切口”服务解决了“大民生”需求。
三项项目同时入选,彰显了光明街道在心理服务领域“精准定位、分类施策、创新破局”的工作思路。光明街道将继续深耕心理关爱领域,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扩充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心”动能,让心理关爱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