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二十一届深圳国际海洋清洁日启动仪式在盐田区大梅沙海滨公园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守护蔚蓝生态亲海”为主题,由深圳市海洋发展促进中心指导(以下简称“市海促中心”),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BOCA”)主办,深圳共潮生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多家企业的代表、志愿者及学生共150余人参与活动,共同开展海滩清洁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海洋生态保护理念,营造全民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从“拯救海龟”到“科技护海”:解锁海洋保护新打开方式
本届清洁日主题缘起,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9月大梅沙海域,志愿者意外发现一只被渔网缠绕的海龟,一场紧急救助让海洋生态走进公众视野。以此为契机,活动不仅倡导文明赶海,更串联起“线上+线下”“科技+公益”的多元保护场景。早在9月“海洋清洁月”,300名志愿者已在10个分会场同步开展净滩行动;启动仪式当天,37名自由潜潜水员化身“海底清道夫”,手持网袋潜入海中捡拾垃圾,达沃客(珠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水下直播设备,更让无法到场的公众通过屏幕“云参与”,实时见证海底垃圾被清理的每一个瞬间。
“海洋也有‘守护神’!”启动仪式上,市海促中心高工庄晓珊带来一段趣味分享——“小黄鸭与海洋超级英雄的跨时空相遇”,让现场观众瞬间记住了守护深圳海域的“科技天团”:高悬天际的“天眼通”卫星,24小时监测全球海面动态;如同“海洋全能体检医生”的环境浮标,实时捕捉海水温度、溶解氧等健康指标;还有监听“海洋心跳”的波浪浮标、坚守海岸的“潮位监测三人组”,它们共同织就海洋守护网,为海洋生态安全筑起科技屏障。
6月官方海龟救助视频的播放,让现场氛围愈发凝重——专业团队的快速响应、科学施救,展现了海洋保护的“硬核”力量;而随后上演的“海龟救助小剧场”,则用温情打动人心。参与过9月海龟救助的志愿者吴凡、夏娃,携手柳淏元等小演员还原了当时解开渔网、呵护海龟的紧急场景。
“查潮汐看海况,安全近海;捡垃圾清塑料,新潮探海;不乱挖不带走,文明观海;拍照片细观察,生态亲海;救海龟护江豚,爱心暖海!”在4位儿童海洋环保大使黄语齐、杨济睿、郭津硕、吕沁桐的带领下,盐田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代表们高举倡议牌,用清脆的声音发出“生态亲海”号召,稚嫩却坚定的宣言,让“海洋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落地生根。
启动仪式尾声,BOCA书记匡宇斌、副会长彭声、庄晓珊为潜水员们颁发证书,接过证书的潜水员姜晨晨笑着说:“能带着大家‘云看海’‘云清洁’,再累也值!”与此同时,南油小学、坪山区中山中学、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及福美信团队的志愿者们,拿着夹子、垃圾袋分散在沙滩上,以“沙滩寻宝”的劲头搜寻每一片垃圾——烟蒂、塑料瓶、碎渔网……这些行动,形成当天最动人的风景线。
海洋环保嘉年华:好玩又涨知识的“蓝色课堂”
若说净滩行动是“实践课”,那同步开启的海洋环保嘉年华,便是一场趣味十足的“海洋知识派对”。南油小学、深大附中福田创新中学、景莲小学的同学们化身“知识摊主”,把课堂搬到沙滩:“潮间带生物拼图”前,小朋友们对着海葵、海胆、螃蟹图案认真拼接;“海洋环保飞行棋”棋盘上,“捡到塑料瓶前进3步”“乱扔垃圾后退2步”的规则,让孩子在游戏中记住环保常识;盐田区外国语学校的摊位更具创意——孩子们用彩笔在画板上画出心中的蓝色家园。
海月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的“生态海洋大画卷”,更是赚足目光:画卷上,蓝色的海水里游着小丑鱼、海龟,沙滩上没有一片垃圾,稚嫩的笔触里满是对海洋的热爱。而8名身穿“美人鱼”服饰的小朋友,手持“不带走海洋生物”“守护蔚蓝”手举牌,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向游客科普:“叔叔阿姨,贝壳留在海里才是家哦!”软萌的模样搭配真诚的话语,让环保理念变得格外暖心。
市海促中心的摊位前,“海洋立体感知网”图片展览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通过中心IP人偶互动和“家园保卫战”游戏,工作人员生动讲解了海洋卫星、浮标等如何“守护”海洋,以及科普水生外来物种知识。
“一网情深之我有话儿对海说”留言区,大家把对海洋的承诺写在书签上,系在细网上——“愿大海永远清澈”、“我会坚持净滩”、“保护海龟,从我做起”……一张张书签,成了最真挚的环保约定。
凝聚各界力量,共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生态底色”
作为山海相连的超一线城市,深圳正朝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稳步迈进,更在全力打造世界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海洋生态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从政策引导到科技赋能,从企业参与到公众行动,深圳正用多元举措构建“海洋保护共同体”——此次清洁日活动,便是最好的缩影。
“海洋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的事。”BOCA副会长彭声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动更多企业、学校、公益组织,开展海洋科普、净滩、生物保护等活动,让“守护蔚蓝”成为深圳人的生活习惯。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