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2025年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系列活动

10-11 17:21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刘汉娇 苏木东 肖剑辉/文 记者 李楚玲/图


生命如四季更迭,如何让终点充满尊严与温度?2025年10月11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今年的主题是“实现承诺,全民享有”。这一天,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志愿护理服务队在该院本部及下辖区36家社康中心、沙井街道后亭社区、新桥上星社区,以“中医智慧·温暖生命”为主题,开展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系列沉浸式活动。通过“视、听、嗅、味、触”五感中医体验,面向医护、居民、学生、患者等多元群体,分层传递安宁疗护理念,让抽象的生命教育化为可触可感的温暖实践。


生命本草咖啡馆 疗愈医患心灵

在医院本部及社康中心,活动以生命本草咖啡馆为场景,在《最好的告别》《生命的温度》《生命的微光》三部影片拉开序幕。光影中,参与者触摸生命故事的厚重与脆弱,重新理解安宁疗护“不是终点,而是对生命最后的守护”。随后,五音曲目悠扬响起,参与者在呼吸与乐音中完成中医正念冥想,调和五脏,平复心绪。医护工作者既是疗愈的实施者,也需要心灵的滋养。医院以科室为单位将中医“形神共养”智慧融入五感体验。参与者还可品鉴岭南荔枝酥与节气养生茶,在味觉记忆中唤起对生命的感悟。而泛着艾香的养生锤经络操的触觉体验,更让中医“气血流通”的理论化为实际行动,传递生生不息的温暖。 

在住院病区,患者手握艾锤,在轻柔音乐中闭目冥想,家属则在药茶分享中吐露心声。一位晚期患者的女儿含泪说道:“第一次和母亲一起认真谈论‘告别’,因为中医的温和方式,我们不再逃避。”

一名护士在分享中感慨:“艾草的温热从手心传至心间,让我想起初入行时的初心。原来安宁疗护不仅是技术,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艺术。”

在医院杏园居三楼,20名护理研究生也在开启疗愈启蒙之旅。相较于其他群体,学生们的讨论更聚焦于理论与现实的碰撞。“安心卡”书写环节让学子们将感性体验与学术思考结合,为未来临床实践注入人文关怀。


杏林安宁茶话屋 安宁理念走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居民打破对“死亡”的避讳,主动探讨生命意义?医院将“杏林安宁茶话屋”搬进上星社区与后亭社区,由安宁疗护团队带领居民开启一场40分钟的生命对话。活动伊始,居民们领到内含中药香囊、艾锤和安宁手册的“中医安心包”。香囊中按四季配伍的药草,不仅安神定志,更成为打开话题的媒介。一位老人轻嗅香囊说道:“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采药的情景,原来生命结束时也可以如此安宁。” 

《生前预嘱》短片引发居民对“善终”的思考,而五音冥想则让许多首次接触中医的居民惊叹:“一曲《梅花三弄》竟让烦躁的心静了下来!”在药茶氤氲中,社区居民书写生命感言,有人写下“愿如秋叶静美”,有人分享“陪伴父亲最后一程的遗憾与释然”。老年病科(安宁疗护病区)护长刘芳表示:“社区活动的关键在于‘轻触达、深共鸣’。中医文化的亲和力,让安宁疗护这沉重话题在药香茶韵中自然流淌,沁心入脾。”


融汇中西 用爱点亮生命的终点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深圳市安宁疗护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基地、广东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基地单位及宝安区安宁疗护牵头单位。目前已培养国际安宁疗护专科护士9名、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1名。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前夕,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怀着大爱之心精心编写《安宁疗护100问》,并在活动现场发放给社区居民。书中百问百答,在以专业知识为居民解惑。书中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每一句解答,都传递着无尽的爱与力量。

医院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安宁疗护团队,成员涵盖各专业领域,构建起“医院-社区医院-社康-居家”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方位保障安宁疗护工作有序开展。本部安宁疗护病区联合象山社区医院,共设有20张病床(本部设有1张教学床),已成功开展舒缓医疗病例近200例,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照护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精心打造“1+5+N”中西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积极运用火龙罐、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同时制定特色照护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失眠等常见症状,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科室到社区,从医护到患者,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中医为舟,载着安宁疗护的种子驶向不同人群。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沉浸式体验、现场分享等多种生命教育方式大力推广缓和医疗理念,致力于让安宁疗护服务延伸至多个维度,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送去关怀与帮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