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坚守:盐田区人民医院筑起生命健康“双保险”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通讯员 李聪 杨辛治 黄建鑫 彭鑫胤
10-08 11: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双节”期间,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用一种默默而坚定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假期。他们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用专业和汗水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健康的“双保险”。

急诊科: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战场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成了最忙碌的“战场”。五天内,急诊科接诊患者高达1330人次,完成出诊76次,其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异常艰巨。一级濒危患者数量10例,二级危重患者9例,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和应急反应的极大考验。

面对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院前院内医护团队迅速集结,通过胸外按压、电除颤和药物复苏的“黄金组合”,一次次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面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多发伤和群体伤,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多学科紧密协作,展现了高效的创伤救治能力。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科更是开通了“心梗绿色通道”,极大缩短了救治时间,践行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

重症医学科:满负荷运转,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重症医学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庆前两日,科室共收治危重患者10例,床位持续处于满负荷状态。值班医师、二线医生与科主任24小时待命,夜以继日地统筹指挥救治工作。多位原本休假的上级医师也主动放弃休息,第一时间返岗投入救治,完成了评估、复苏、气道与循环支持、影像与实验室检查、手术与血液净化等全流程闭环处置。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满负荷运转不是我们停下来的理由。”总住院医师李娜坚定地说,“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以岗位为阵地,以白衣为战袍,与时间赛跑,同死神竞速,用专业和责任筑起了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精准施治,为心脏健康筑牢堡垒

国庆假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同样肩负重任,成功救治了21例病危病重患者,其中急性心梗患者10例。科室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为每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成功实施了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在这场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的战斗中,科室团队展现出高度的协作精神与专业素养。他们争分夺秒,不放过任何一个挽救生命的细节,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顽强的毅力,为患者打通了一条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目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稳定,部分已康复出院。至今,仍有部分患者在科室接受精心救治,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这个假期里,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和坚守,为患者的心脏健康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成为患者康复路上可靠的依靠。

神经外科:无影灯下,守护生命的“中枢”防线

每逢节假日,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便更加忙碌。在生命中枢的险峻要地,在分秒必争的无影灯下,他们以岗为家,以心为灯,默默坚守在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线。

节假日对于神经外科而言,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颅脑损伤、脑卒中、动脉瘤破裂这些突如其来的危重疾病,从不因节日而放缓脚步。急诊绿色通道,是神经外科的“前沿阵地”。每一位危重病人的送达,都是一场与死神的激烈竞速。神经外科团队练就了快速反应、精准判断、高效协作的“硬功夫”,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为患者抢夺宝贵的“黄金时间”。

“双节”不打烊,守护生命永不停歇

对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而言,假期与平日并无区别。抢救室的红灯常亮,监护仪的嗡鸣与心电图的波纹交织成一首独特的“生命交响曲”。从分诊、抢救到急诊手术协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高效与冷静,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尊严与希望。

“节日我在岗,健康不打烊”是医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在这个国庆中秋“双节”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成为了这个假期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通讯员 李聪 杨辛治 黄建鑫 彭鑫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