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文化IP”上新!南山以“IP+场景”拉满节日氛围感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10-01 18:3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快来深圳湾打卡。

金秋双节,深圳湾畔游人如织。今年的南山有些不一样——通过文化IP的布置,将节日活动组织成一条“可走、可看、可留”的文化动线。

在太子湾K11 ECOAST,憨态可掬的“奶龙·校服系列”巨型气模全国首展引来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本土IP与深圳校服这一城市符号的结合,唤起了深圳人的集体记忆;在海上世界明华轮,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将老船舱改造为舞台,让经典“地标IP”焕发文化新生;在后海片区的深圳湾万象城,Pingu(网红企鹅形象IP)运动会主题快闪持续开放,吸引大量一家老小流连忘返……

文化IP不再是简单的节日点缀,而是连接人流、内容与消费的“流量密码”。在深圳湾、在南山,节日正从“热闹一阵”转变为“留得住、还想再来”的城市日常。

奶龙深圳校服系列

从“看一眼”到“待一天”

太子湾沿线,海风拂面,灯光在海面与连廊间交织。

K11 ECOAST将节日活动从室内延展到室外:白天,市民在草坪与巨型装置前合影留念;傍晚时分,连廊和步道亮起非遗彩灯“鱼灯渡”,海边的“鱼灯漫巡”让散步变成文化体验;夜幕降临,荷兰国宝级环境戏剧《漂å浮歌后》在太子湾畔震撼亮相,也将游客留在岸边。

阳光洒在K11 ECOAST的草坪上,“奶龙·校服系列”巨型气模与主题快闪亮相,周围已经聚满了拍照的人群。这个全国首展的“奶龙·校服系列”,把网红IP和深圳校服这个城市符号结合在一起,既萌又亲切。

“奶龙”这一网红形象IP正是南山本土企业的出品。“奶龙是深圳本土超人气治愈IP,校服更是深圳人共通的青春记忆,二者结合自带地域情感共鸣。”“奶龙”出品公司第七印象联合创始人谢莹说。她介绍,此前也在南山布置类似巨型装置,效果极好,让团队看到了南山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度和多元性,“所以我们更有信心在太子湾把‘城市符号+文化IP’做成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化体验。”

在后海片区,深圳湾万象城把节日设计成了不同节奏,“Pingu运动会”主题快闪在这里持续上演。这只诞生于瑞士的黏土动画企鹅角色,已经在全球风靡近40年。

快闪现场设置了运动场景互动装置、限定周边售卖区和打卡背景墙,将商圈入口与公共空间有机连接,形成了一个吸引亲子家庭反复到访的活动场域。

与此同时,“湾区万象艺术季”将展览、演出、光影装置分散布局于商场多个区域。商场外是海景步道,商场内是艺术互动空间,动线设计流畅自然,不同时段的活动安排与客流高峰形成精准匹配,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

ingu在深圳湾万象城

本土“文化IP”再升级,是节日爆款也是日常

南山做文化IP,经历了清晰的演变轨迹。

早年的锦绣中华、欢乐谷、世界之窗,是那种“特意去看一次”的目的地。人们专程而来,看完园区就离开,记住的主要是那些标志性景观。这是南山出品的文化符号的1.0时代——符号记忆。

后来,南山出品的文化符号开始渗透进日常消费。例如喜茶、大疆,本身就成了街头的文化地标;《王者荣耀》等腾讯系游戏IP也在带动线下活动和社交传播,把虚拟世界的热度导向实体空间。它们不只在节日做联名款、办活动,平时也在商圈扎根,把节庆热度延续到日常客流里。文化装置就不再只是看一眼,而是可以拍下来、分享出去、带朋友再来的体验场景。

今年国庆,南山迈入了3.0时代——沉浸体验。海上世界明华轮推出的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把这种体验推向了新的层次。

明华轮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这艘船的每一次转变都与国家发展、城市成长同频共振。如今,历时约1000天改造、汇聚12国36名演员的《交易人生》正式首演并长期驻演。观众不再坐在台下观看,而是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当身体、情绪与空间发生真实互动,IP就从视觉符号变成了完整经历。

明华轮

谢莹对南山的文化产业环境深有体会。她说,南山的文化产业“拧成一股绳”,上下游环节与落地场景深度协同。“以这次K11的项目为例,上游我们设计定制了‘校服款奶龙’形象与巨型气模,确保IP形象既贴合深圳地域情感,又适配户外展示需求;中游运营执行时,把互动环节与场地动线、客流高峰精准匹配;下游则通过快闪店、周边零售车实现授权商品落地,同时借K11的线下流量反哺IP宣传。”

“在南山做文化IP,最大的省心点在于场景与资源的适配性。”谢莹举例说,K11提供了“户外草坪+室内中庭+连廊”的多元场地,既能承载巨型气模,又能支撑活动执行与消费场景搭建,无需额外协调复杂场地资源。“南山成熟的商业运营环境,让我们在授权商品落地时,能快速对接本地供应链,确保限量周边及时上架,大幅降低了跨环节的沟通成本。”

双向流动:把世界请进来,也把南山带出去

在南山,节日不仅是热闹的节点,更是文化流动的窗口。

往里引,持续引入国际优质内容。深圳湾万象城二期9月30日启幕,艺术季携手Fotografiska呈现马丁·帕尔摄影展《简明扼要》华南首展;WAVE广场联合Territory Studio打造的“未来之梦”水景光影秀,让夜晚的水幕与光影成为新的打卡点。

往外走,本土品牌加速出海步伐。奶龙正围绕“IP场景化落地”与“地域化适配”推进海外布局,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覆盖食品饮料、潮玩、游戏娱乐、商业美陈等品类。

“奶龙”出海

前不久,奶龙与TOMORO Coffee的联名同步登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三国,覆盖超600家门店并开设主题店。谢莹介绍,这次合作带动合作方线下销售额增长超36%,官宣图文曝光量突破5000万,验证了“沉浸式体验+本地化消费”玩法的市场接受度。“目前海外业务中,区域联名合作可带动授权相关营收进入百万级,且随着海外市场布局深化,这一规模正持续提升。”

从南山出发的茶文化品牌喜茶同样在加速“走出去”。截至8月,喜茶海外门店已超百家,美国市场门店由去年初的个位数增长至30+,并通过支付与本地化收单方案支撑多地线下与线上闭环,把“品牌+空间”的生活方式输出到海外,这与南山在地的“装置+内容+场景”类似——完成从“喝一杯”到“参与一次、记录一次”的转变。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