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新国标”,要来了!

中国商报微信公众号
09-25 18:29
摘要

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24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9月24日起,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以来,多家外卖平台之间的“外卖大战”持续胶着,商户“越卖越亏”、餐饮质量堪忧、骑手权益难保障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据悉,该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促销行为等重点问题,旨在帮助外卖平台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平台企业公开有序竞争。

重点规范平台及商户价格促销行为

今年8月,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性支撑作用,强化其在明确市场规则、规范行业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以统一标准促进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水平同步提升,推动平台经济从扩规模向优质量转变。根据行业急需,平台经济治理标委会开展了包括《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在内的4项国家标准的研制。9月24日起,《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表示,近年来,平台收费规则、计费方式、补贴要求等越来越复杂,商户常常会出现看不懂、弄不明、算不清的情况,难以准确判断成本投入和收入预期,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

专家介绍,《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限定了外卖平台向商户的收费项目,不得随意新设收费项目,并从公示方式、公示内容、结算明细、推广效果等方面对平台收费作了细化规定,通过提升各类费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易理解性,防止不透明收费。

“要求平台按照合理匹配原则,科学设定技术服务费、配送服务费和推广服务费。推动平台建立技术服务费下调机制,逐步降低基础佣金,特别是对中小微商户要制定费用减免等扶持措施。”李强治解读。

专家称,今年以来,外卖平台围绕抢夺用户流量、夯实配送能力开展“补贴大战”,很多商户被迫卷入其中,甚至出现转嫁补贴成本,挤压商户合理利润空间等现象。

例如在今年7月,江苏一家位于商场负一楼美食街的小餐饮店主阿文表示,他的店铺主营各类炸串小吃,人均消费约25元。正常情况下,扣除顾客配送费减免、骑手配送费、平台佣金和常规红包减免后,一单25元的外卖实际到手约8元。但在平台“补贴大战”期间,商家还需额外承担部分红包补贴,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至6元左右。

“外卖利润本就低于堂食,‘补贴大战’以来,订单利润进一步缩水。”阿文表示。

在济南经营多家奶茶店的张先生近日也表示:“近两个月销售额比上半年多了1/3,单量甚至翻番,可纯利润跟以前差不多。”

张先生称,销售额提升主要靠外卖,但单量激增让人力成本水涨船高。在“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当天,上午10点就涌来400单,外卖员堵在店门口,最后只能停单。为应对这类高峰,他只能雇临时工打包,长期员工还得负责核心操作,用人成本居高不下。

对于类似的种种乱象,征求意见稿重点规范了平台和商户价格促销行为,以遏制“裹挟式”竞争、过度“价格战”等乱象。

李强治介绍,《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也设置诸多针对性条款,明确要求平台价格促销成本不应变相或者直接要求商户进行分摊;也明确禁止平台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商户开展价格促销或者干预商户促销力度。

加强商户资质审核,保障配送员权益

除了对收费项目等进行细化规定外,《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还针对“幽灵外卖”、商户“爆单”等乱象,从商户入驻、信息审核等方面提出系统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所谓“幽灵外卖”,即没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或不具备餐饮经营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违法违规手段在外卖平台提供违规餐饮服务的现象,此类商户借助虚假证照与地址信息违规上线经营,埋下食品安全隐患。

在今年的“外卖大战”期间,网络上曾出现众多代开外卖店的中介。他们号称“无营业执照、无餐饮许可也能开店”,甚至承诺“一人可开多家店无上限”,让无实体门店的“幽灵外卖”轻松上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正吃着来自居民楼黑作坊的“三无”餐食。

对于类似情况,《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也进行了相应规定。

“这一次征求意见稿我们要求商户提供真实证照、门店场景信息,甚至是‘一镜到底’的定位视频,并且由平台执行商户准入与动态审核,辅以‘网上亮证’的社会监督,在以信息真实性为抓手的情况下,能够从源头阻断违规商户的进入通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欣介绍。

对于商户服务能力在订单高峰期瞬间过载的“爆单”现象,《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还引入了“接单控制提示”机制,旨在化解“爆单”风险。

“平台可利用算法去监测商户的订单负荷,在出现积压趋势的时候能够主动去预警。同时,我们也鼓励平台同步提示消费者,如‘商家繁忙’这种信息,在尊重商户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而协同保障外卖餐饮服务的稳定性。”张欣介绍。

不仅如此,《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还关注到了配送员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保障配送员的合理收入与休息权。其明确,应不断完善与配送员工作任务、劳动强度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分配机制。平台应合理限定配送员的接单时长,避免配送员超时劳动、过度劳累引发健康和安全风险。对于连续接单时间超过4小时的配送员,平台应发出疲劳提示。此外,平台应合理设置同时接单量和单日接单量上限,合理调控配送员的劳动量。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