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投资8亿元,广东新会打造全国首个高标准陈皮产业园

夏显平
09-22 18:0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夏显平

广东江门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契机。在9月19日举行的新会陈皮出海赋能千亿产业媒体发布会上,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8亿元在新会建设全国首个陈皮全链条产业园。

据介绍,该产业园计划投资8亿元,占地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5万平方米,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及文旅体验于一体,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闭环。该产业园已与310户柑农建立合作,辐射果园面积约4万亩,规划仓储能力达4500吨,预计陈皮货值超160亿元,将成为国内陈皮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平台。

据悉,该产业园将包含全产业链加工中心、智能仓储服务中心、双创品牌孵化基地、新会陈皮检测中心、综合服务展销中心及新会陈皮研究学院等六大功能平台,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硬件载体,更承载着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的使命。园内的六大功能平台,承载着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的使命,意味着中国陈皮产业将告别“小散弱”,进入新发展阶段。

资料显示,新会陈皮被誉为“陈皮中的上品”。科研结果显示,当地特色品种茶枝柑在新会独特的土壤结构、河网水系与气候条件下,其果实中黄酮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的积累显著优于其它产区,形成了独特的香气与药理价值。这种道地性优势,使新会陈皮在中医药、食养、康养等领域长期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近年来,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61亿元,带动7.8万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6万元。新会陈皮连续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农业品牌首位。

然而,陈皮作为特色农产品,长期面临“产地分散、标准不一、价格不稳”的行业痛点。受这些因素制约,新会陈皮出口整体处于培育阶段。如何从流通环节切入,推动产业链条走向透明与规范,是行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而在此次发布会上,作为高标准陈皮全链条产业园投资方的广东亚太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宣布,产业园已与310户柑农建立合作,辐射果园面积约4万亩,规划仓储能力达4500吨,预计陈皮货值超160亿元,将成为国内陈皮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平台。

对此,为了能够帮助产业升级、制定标准、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等,在此次发布会上,亚太陈皮产业园还展示了其构建的六大功能平台——全产业链加工中心、智能仓储服务中心、双创品牌孵化基地、新会陈皮检测中心、综合服务展销中心及新会陈皮研究学院。

本次发布会上,亚太陈皮产业园分别被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大南药供应链(广东)有限公司、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分别授牌为新会陈皮产业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新会陈皮交割仓库、新会陈皮(南药)供应链单位。这是陈皮产业从传统买卖走向“有组织、有规则、有标准”的现代化交易体系的重要起点。

与此同时,一系列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同步落地: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合作,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品控标准体系;与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签署协议,探索跨境交易与境外合规路径;与浪潮区块链合作,推动“一物一码”溯源平台上线,确保“真产地、真年份、真品质”;多家金融机构也宣布提供金融支持,形成覆盖种植、仓储、加工与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务。

据介绍,近年来,新会陈皮的海外需求正在被快速激活,新会陈皮出口复合增长趋势明显。此次发布会上落地的“交易中心+监管仓+权威检测+区块链溯源”组合拳,为新会陈皮出海提供了可验证、可交易、可交割的基础支撑平台,而与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则为新会陈皮对接国际市场打开了制度性通道。

此外,江门市已出台《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区块链与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也被引入管理环节,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防火墙。业内专家指出,中检的技术支持与标准仓的建立,标志着新会陈皮在质量管控上走在全国前列,有望成为中药材道地性保护的样板。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项目的实质性落地,意味着中国陈皮产业将告别“小散弱”的旧格局,进入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全链条标准化管理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

新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陈皮产业园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根据市场态势和行业数据,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将在2025年突破280亿,并逐步迈向千亿级目标。新会正致力于打造“中国陈皮之都”,推动这一“非遗名片”以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为支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夏显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