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9月18日-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举行,展会以“深AI能源 数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能源领军企业和专业观众,共同交流数字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各国政策导向和技术创新等。
毕马威中国于展会期间举办“驾驭AI浪潮—引领零碳智慧能源新变革”专题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驱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的实际应用与战略价值。论坛通过主题分享、报告解读、圆桌对话、榜单发布及颁奖礼等多种形式,深度探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先进经验。
人工智能为能源行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不仅将重塑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模式,更成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减排目标的关键赋能。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将进一步降低能源行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更为全球能源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人工智能的参与下,能源产业正加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为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双碳”目标完成提供广泛支撑。
论坛期间,为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路径,毕马威中国详细解读《智能能源——人工智能驱动转型与价值重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对全球8个国家的163家能源企业高管进行调研,系统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现状、转型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与企业提供前瞻洞察和实施框架,助力其在技术融合与零碳转型中把握先机、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能源企业需制定创造价值的人工智能战略
《报告》指出,能源企业需制定由商业战略驱动、符合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创造价值的人工智能战略,该战略应以人工智能为先,确保从基础设施投资到劳动力规划的所有决策都能得到智能系统和数据洞察的支持。同时,《报告》认为,企业应建立透明的治理框架,实施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并遵循监管规范,加大对数据治理、数据编制、云平台和混合IT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实现人工智能的完整集成。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能源行业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已从试点扩大到规模应用,助力企业在运营效率、资产优化、安全性、可持续性和预测性维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许多企业通过推行成本削减计划,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运营流程,实现效率提升和较高投资回报,进而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再投资,形成自我提供资金支持的人工智能转型模式,推动数字化创新。
“2030年的能源企业可能与现在截然不同,人工智能、自动化、去中心化和脱碳不仅将重塑企业的业务,还将改变企业运营的基本结构。” 蔡忠铨说。
《报告》为能源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规划了三个阶段路径。第一阶段为“赋能”,重点在于提升员工技能和建立人工智能实施基础;第二阶段为“融合”,将人工智能集成到工作流程、产品、服务、价值流、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中,以创造更大的价值;第三阶段为“演进”,推动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及前沿技术解决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三个阶段形成灵活的框架,既能够应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复杂性,又能够在提升短期效率的同时,为未来的增长和创新奠定基础。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例如进一步规模化应用仍受到数据质量、监管复杂性和预算限制等多方面制约。根据调研,超半数能源企业存在因数据格式不一致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仅有少部分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同时很多企业人工智能领导权并不明确。
论坛期间,毕马威中国还同步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第74版)中文版,为能源行业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与战略洞察。
此次论坛的举办是毕马威中国在能源领域持续深耕、系统布局的重要体现。作为赋能行业生态的系列举措之一,毕马威中国早在今年6月19日便已正式启动第二届“新能源科技50企业”评选活动,聚焦“循环经济、新能源材料及可持续燃料”三大前沿赛道,旨在遴选出一批具备卓越创新能力与高成长性的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