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司新宣 梁益燕 钟加明 文/图
为深入贯彻禁毒宣传教育进校园工作要求,增强青少年禁毒意识,提升乡村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近日,受深圳市直机关工委邀请,深圳市司法局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追光”禁毒实践服务团队赶赴河源市东源县船塘中学,为全校师生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禁毒普法“开学第一课”。
活动在河源市东源县船塘中学大礼堂举行,由“追光”禁毒团队民警付莹雪主持,通过微剧场表演、互动游戏、专题宣讲、毒品仿真模型展示和禁毒知识展架讲解等形式,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揭示毒品的危害性与隐蔽性。
微剧场揭真相,真实案例警人心
“追光”禁毒团队根据乡村留守青少年较多的情况,自编自导并邀请在校学生与民警联袂出演禁毒普法微剧场《“上头”的电子烟》。
该剧生动演绎了留守初中生阿浩受便利店老板杰叔的诱惑,吸食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后出现幻觉、抽搐等严重症状,最终在奶奶和医生的帮助下报警获救的故事。剧中的初中生阿浩、便利店老板、奶奶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吸引了现场学生凝神观看。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内心深受触动。
互动游戏精彩纷呈,识毒拒毒寓教于乐
在“你划我猜”互动环节中,学生通过比划和猜测毒品名称的形式,加深对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辨识能力。游戏普及知识点涵盖鸦片、冰毒、“邮票”“小树枝”等30余种毒品类型。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在趣味游戏中巩固禁毒知识。
专业宣讲+有奖问答,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追光”禁毒团队民警结合微剧场和游戏内容,开展禁毒普法宣讲,系统地讲解毒品的分类、危害及涉毒的法律后果,重点强调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常伪装成电子烟、零食、饮料等形态,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宣讲中还穿插了有奖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准确回答出遇到涉毒人员应该“报警举报”“拒绝接受不明食物”“远离不良场所”等应对策略。
毒品模型展示讲解,巩固知识明辨危险
禁毒普法活动现场,“追光”禁毒团队民警还依托毒品仿真模型和禁毒知识展架为全校师生进行展示与讲解。民警以贴近学生生活、零距离观察实物、剖析真实案例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本次活动中学习的禁毒知识,切实提升学生分辨毒品的能力,帮助青少年真正做到识毒、防毒、拒毒。